葛长庚
【注释】 虚皇府:道教谓天上三清之一的玉清宫,又称玄都、玄元。 紫云中:指天宫。 何事:什么事? 误蒙:蒙受。 公同:你和我一样。 金华洞:在今浙江金华县。相传是张果老、钟离权等八仙的居所。 老子:指张果老。 挺挺:形容威武的样子。 谈笑起天风:谈笑之中产生了天风。 忽相逢:忽然相逢。 一转瞬:一瞬间。 酒杯空:指诗酒之兴尽。 唱赓词翰:即唱酬诗词,表示友谊。 飞虹:虹是彩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各项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①“土釜温温火,橐籥动春雷”是说用土釜炼丹,炉火熊熊,如同春雷轰鸣一样,这是炼药的第一关; ②“三田升降,一条径路属灵台”是说人体有三部分,即上、中、下三焦(或称三丹田)
《水调歌头·咏物》 注释: 1. 水调歌头:一种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感慨。本词通过描述一系列自然事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 2. 不用寻神水,也莫问华池:指不需要寻找神秘的泉水或池塘,因为这些都是虚假的概念。这里的“神”和“华”都是形容词,用来描绘泉水或池塘的神秘和美丽。 3. 黄芽白雪,算来总是假名之:黄芽指的是茶叶中的黄色嫩芽,白雪则是指茶汤中的颜色
杜宇(杜鹃)伤春离去,蝴蝶喜欢风清。 一阵春雨滋润了土地,村里的农人正在催促耕种。 天空中的月亮映照在水面上,谷口的彩虹横跨在原野之上,柳树外的蝉鸣声乱作一团。 人们斜倚在夕阳下,只有几声晚鸦的叫声。 采杨梅、摘卢橘,摆上朱樱做点心。 今天陪各位朋友一起畅饮,直到三更。 同入醉乡天地之间,松竹森森翠幄,酣睡在绿苔茵上。 天籁奏箫笙
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 (注释:我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人,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挂在心上。) 2. 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 (注释:我裹着围巾,穿着纸袄,戴着斗笠,独自逍遥自在。) 3. 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 (注释:我只欣赏身边的风和月色,这就是我的享受,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的奢望。) 4. 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
水调歌头 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饱饫闽中风月,又爱浙间山水,杖屦且逍遥。太上包中下,只得个无忧。是是非,名与利,一时休。自家醒了,不成得恁地埋头。任是南州北郡,不问大张小李,过此便相留。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愁。 注释: - 天下云游客:形容诗人四海为家,到处漂泊。 - 气味偶相投:彼此的志趣和性格相似。 - 暂时相聚:短暂的相遇和相聚。 - 忽然云散水空流:突然之间
【赏析】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型人物。在宋代词坛上,他以词风雄放豪迈而独树一帜,其词作《水调歌头》便是其中的名篇。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岭南时的作品。当时作者已过花甲之年,但仍然怀有壮志,不肯苟且偷生,对现实社会充满不满和愤慨。因此,他在词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借佛理抒发自己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同时寄寓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句翻译: - 水调歌头(水调,一种音乐;歌头,诗歌的开头部分) - 有一修行法,不用问师传。 - 教你只是,饥来吃饭困来眠。 - 何必移精运气,也莫行功打坐,但去净心田。 - 终日无思虑,便是活神仙。 - 不憨痴,不狡诈,不风颠。 - 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之天。 - 万事不由计较,造物主张得好,凡百任天然。 - 世味只如此,拚做几千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行为
【注释】: 水调歌头(又名《酹江月》)是宋词的名篇之一,由苏轼所写。此词为作者在谪居黄州时期所作。 - 译文: 一个奇男子,万象落心胸。 学书学剑,两般都没个成功。 要去披缁学佛,首下拳头轻快,打破太虚空。 末后生华发,再拜玉清翁。 二十年,空挫过,只飘蓬。 这回归去,武夷山下第三峰。 住我旧时庵子,碗水把柴升米,活火煮教浓。 笑指归时路,弱水海之东。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游子的词
汉宫春(次韵李汉老咏梅) 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 注释:潇洒——指梅花的神态飘逸自如。江梅——泛指梅花。似玉妆珠——形容梅花的美丽如同珍贵的首饰一样。缀——点缀。密蕊——花蕊繁密。疏枝——树枝稀疏。霜风——寒气逼人的秋风。应是——应该是。蝶近蜂欺——蝴蝶和蜜蜂靠近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