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
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
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
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
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
水流云散,于今几度蓼花秋。
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
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
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 (注释:我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人,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挂在心上。)
- 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 (注释:我裹着围巾,穿着纸袄,戴着斗笠,独自逍遥自在。)
- 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 (注释:我只欣赏身边的风和月色,这就是我的享受,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的奢望。)
- 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 (注释:转眼间过了两三年,我已经走遍了几十个州。)
- 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 (注释:这些州之间都是一片茫茫云海,水面波光粼粼。)
- 水流云散,于今几度蓼花秋。 (注释:就像流水带走了云雾,现在已经过了好几个秋天了。)
- 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 (注释:任由乌鸦飞翔,兔子奔跑,我也不知寒暑更替,一切都无所谓了。)
- 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 (注释:你问我现在修炼的是什么金丹诀,我就像那石女骑着泥牛一样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丙辰年中秋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对时间的淡然。他以“清闲客”自称,表示自己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受外界干扰。他用“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描绘了自己潇洒自如的生活方式。接着,他用“风月”二字表达出对身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逍遥”的生活态度。最后,他以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世间的变化,“云渺渺,水悠悠”,表达了他对世事的看透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