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注】宝册:指帝王的传国玺。非烟御路:指皇帝的车驾。晓蒙蒙:天色微明。仗齐剑佩:指文武百官在太庙门前排成行列。金奏箫韶:用音乐歌颂帝王的功德。贾谊:西汉大臣,曾为汉文帝起草《治安策》。孙通:东汉大鸿胪,为汉宣帝刘询起草《褒赏诏》。下臣:指作者自谦之词。熙事:太平盛世之事。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十月,诗人奉命奉迎唐文宗李昂的梓宫至石佛寺,次日又奉迎至太庙清祀,礼成而作此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圜丘礼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黼黻青城焕景光,紫檀黄道蔼天香。” -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圜丘的装饰和香气。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圜丘的壮丽景象和浓郁的宗教气氛,展现了圜丘作为祭祀场所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 第二句:“凤韶曲变初终奏,龙衮衣明上下章。” - 注释:这里的“凤韶”可能指的是凤凰和韶乐,而“龙衮”则是指皇帝的衣服。 - 赏析
【注释】 癸酉:指唐僖宗乾符五年(878)阴历正月。 破春阴:驱散了冬天的阴气。 幽斋:幽静的书斋。 盍簪(hé zhān):盍,何不;簪,古代束头发用的簪子。盍簪是说为什么不把簪插起来。 人事万端:形容事情纷繁复杂。 相聚少:聚在一起的时间很少。 百罚不辞深:一百杯酒喝下来也不觉得多。 生辰值月:出生那天正好是农历每月初一。 传斗:传说北斗星高悬在天上。斗,北斗七星。 观星:观看天上的星星。
这首诗是唐代李峤的《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全诗如下: 蓬莱海上第三山, 仙掌云间十二盘。 鸡树烟深殊窈窕, 凤楼天近自高寒。 铜壶传箭声相应, 紫诏封泥墨未干。 愿祝君王千万寿, 坐施雄断济艰难。 注释: 1. 蓬莱海上第三山:传说中蓬莱山上有三座山峰,这里指皇帝的居所。 2. 仙掌云间十二盘:仙人的手掌在云雾之中盘旋,象征着神仙的生活。 3. 鸡树烟深殊窈窕:指的是皇帝的庭院,烟雾缭绕
圜丘礼成改直翰林策书告庙祝版 捧册先期吁太宫,圣孙翼翼孝心同。 霓旌晓绚香舆日,鹤驾晴薰仗外风。 一代皇猷昭黼黻,万年宝历卜蒙鸿。 舞阶行见干戈戢,并在穹祇叶相中。 注释: 1. 圜丘礼成改直:在圜丘(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举行完仪式后,改为直接处理文书工作。 2. 捧册先期:指提前捧着皇帝赐给大臣的封册。 3. 太宫:指的是太后。 4. 翼翼孝心:形容孝心的恭敬、庄重。 5. 霓旌晓绚
【解析】 此诗前八句为四言,后两句为七言。全篇写皇帝大驾光临,歌颂其功德,并表达了作者对皇恩的感戴之情。 “九日朔迎驾大口”:九月初一,在京城郊外迎接皇上。 “大驾今朝至上都”:皇上今天来到京城。 “期门䍐罼已前驱”:仪仗队已经在前面开道了。 “锦衣照日环龙衮”:穿着锦绣的衣服的官员们像龙一样环绕着龙袍,威风凛凛。 “翠盖凌云覆象瑜”:皇后乘坐的轿子,高高地笼罩在象和玉一样的装饰物上。
玉笙为陆国瑞赋 曾听仙人白玉笙,飞琼有谱学初成。碧桃半向露中落,采凤忽来云际鸣。瑟响洞庭空写恨,磬浮瀛海不传声。何如吹上扁舟去,秋满西湖月正明。 译文: 曾经听过仙人演奏的白玉笙乐,那是李飞琼学习制作并初具成就的笙音。碧桃花半开在清晨的露水中落下,忽然间,彩凤从云端飞来鸣叫。那笙音如《洞庭湖》般悠扬,却只能抒发心中的遗憾;如同《瀛海》之音,无法穿越大海传向远方。不如让我吹奏这支笙吧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型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注意从内容、手法、语言等角度分析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共八句,其中每句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殿试翥与读卷官”,第二部分是“译文”。第一句是说老臣载笔侍金銮,自愧三叨读卷官(指参加科举考试的考官)。第二句说的是进士擢科从古盛,大臣考策得才难
甲午礼闱 白雪青天映日红,楼台高下瑞光中。 佳辰正际新春晦,薄冷犹吹向晓风。 万国衣冠朝北阙,一时文献集南宫。 吾皇方此求贤俊,载笔宁惭奉至公。 注释: 1. 甲午礼闱:指科举考试的礼闱科考。 2. 白雪青天映日红,楼台高下瑞光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和明亮的天空,以及在阳光照射下的楼台、城墙等建筑物,显得格外祥和。 3. 佳辰正际新春晦,薄冷犹吹向晓风:描述了新春佳节之际,虽然天气寒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赠易学李所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markdown 诗句释义: 1. 易学如翁近所无,蔼然声问动江湖。 - “易学”指的是占卜术,特别是周易占卜。 - “如翁近所无”表示周易的占卜方法在当代已变得非常罕见或几乎失传。 - “蔼然声问”形容人的态度和蔼可亲。 - “动江湖”表示这种占卜的方法在江湖中广泛传播。 2. 蓍龟凶吉占如繇,爻象纵横画有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