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册香舆出法宫,非烟御路晓蒙蒙。
仗齐剑佩千官里,金奏箫韶九庙中。
宣室鬼神徵贾谊,太常礼乐属孙通。
下臣有幸逢熙事,散作恩波四海同。

【注】宝册:指帝王的传国玺。非烟御路:指皇帝的车驾。晓蒙蒙:天色微明。仗齐剑佩:指文武百官在太庙门前排成行列。金奏箫韶:用音乐歌颂帝王的功德。贾谊:西汉大臣,曾为汉文帝起草《治安策》。孙通:东汉大鸿胪,为汉宣帝刘询起草《褒赏诏》。下臣:指作者自谦之词。熙事:太平盛世之事。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十月,诗人奉命奉迎唐文宗李昂的梓宫至石佛寺,次日又奉迎至太庙清祀,礼成而作此诗。全诗以记事为主,表达了对唐文宗的怀念之情和对太平盛世的赞颂之意。

“宝册香舆出法宫”,开篇即写皇帝的梓宫被隆重地护送出来。“宝册”指的是帝王的传国之宝,“香舆”则是指皇帝的灵柩。这里的“宝册香舆”并非实指,而是比喻皇帝的尊严和荣耀。“非烟御路晓蒙蒙”,进一步描绘了皇帝车驾的神圣和庄严。“非烟”指的是皇帝的神武之气,“御路”则是皇帝的车乘。“晓蒙蒙”则是指天色微明,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仗齐剑佩千官里”,继续描述皇帝车驾经过的地方,文武百官列队相随,气氛庄重肃穆。“仗齐剑佩”指的是官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兵器,威风凛凛。“千官里”则是指整个皇宫内外,到处都是官员的身影。

“金奏箫韶九庙中”,进一步描绘了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景。“金奏”指的是音乐的美妙动听,“箫韶”则是古代的音乐名。这里用来赞美皇帝的音乐才能,能够创造出美好的音律来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九庙中”则是指皇帝的祖先们的陵墓所在地,也是皇帝祭祀的重要场所。

“宣室鬼神徵贾谊”,最后一句是说皇帝在宣室殿召见贤才,如贾谊等。这里的“宣室”指的是皇帝的私人居室,“鬼神”则是指各种贤才。“徵贾谊”则是说皇帝召见贾谊并征求其意见,体现了皇帝求贤若渴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梓宫出宫、祭祖、招贤等一系列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盛世的景象和皇帝的英明神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盛世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