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洋之的《石头城》。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扪萝上绝顶,岚气湿缤纷。 - 诗句释义:攀爬藤蔓而上至山顶,山中云雾缭绕,雾气湿润而多姿。 - 关键词:扪萝(攀爬)、绝顶(山顶)、岚气(山中的云雾)、缤纷(多姿)。 2. 日色不到地,树阴浑似云。 - 诗句释义:太阳的光芒不能照到地面,树荫浓密如云。 - 关键词:日色(太阳的光芒)、不到地(无法照射到地面)
【赏析】 此诗为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月、蜘蛛丝、鹦鹉舌、星河桥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起句“见时略略望遥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欣赏月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第二句“有月阑干待袖招”描绘了诗人用手轻拂栏杆,希望借助月光来照亮自己的心路的过程。这里的“袖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第三句“得巧蜘蛛丝缕细”则以蜘蛛织网的形象比喻自己的感情线索
《九日行湖上》是元代诗人张翥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是节最关情,随山得散行:这个节日最为触动心灵,我随着山势自由散行。 - 西风片雨过,落日半湖明:西风吹过,细雨停歇,夕阳洒在湖面上,映出一片明亮。 - 野菊黄堪把,官醅绿可倾:野菊花黄,可以拿在手里欣赏;官酿(酒)色绿,可以一饮而尽。 - 坐来无限思,散入远鸿声:坐下来不禁思绪万千
【注释】 冶城:地名,在今江苏省。先皇:指唐玄宗(李隆基)。驻六龙:即指玄宗登临此地。鼎成龙去杳无踪:传说唐玄宗登临冶城时,曾梦见神鼎龙飞去,不知所终。御床:皇帝的坐榻。罗帕:用丝织品做的手巾或小包袱等物。辇道:皇帝车驾所经之路。天容:天空之景。真士:真隐之士。窥弓剑:指想得到功名利禄。 【赏析】 这首诗为诗人晚年所作,是一首咏古之作。首联写诗人对唐玄宗往事的回忆和追思
【注释】 今日:今天。食指动:手指动了,表示想吃笋了。上林:古代指帝王的园林。此儿:指嫩笋。生似玉:像玉石一样鲜嫩。馈我重如金:送给我的比金子还要贵重。晚火:晚上烧火。炊(chu):煮。鲜滑:鲜嫩滑口。春雷发蛰深:春天的雷声响起,说明春天来了,万物都开始复苏。山园:山上的花园。未能往:不能去。快:高兴。少:稍微。老饕(tāo)心:贪婪的心。 【赏析】 《啖笋》,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释义 1 淫雨俄如此,能伤稼穑无。:描述了连续的降雨情况,对农业造成严重影响,庄稼受损严重,无法种植。 2. 积阴霾日月,愁色满江湖。: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使得太阳被遮挡,天空阴沉,整个江湖都被忧郁和忧愁所充满。 3. 老大心空壮,艰难道愈孤。:年纪大了,内心却感到空虚,在艰难的环境中越发感受到孤独。 4. 美人秋水外,不寄锦襜褕。:美丽的女子站在秋天的水边,却不愿意通过书信将情感传递给你。
闻笛 何人吹笛傍江干,木落淮南夜色寒。 三弄水边人舣棹,一声云杪客凭栏。 梅花簌簌吹应落,杨柳依依折欲残。 惆怅绿珠何处在,绮窗深锁月漫漫。 注释: 何人:谁?指谁在吹笛。 傍:靠近。 木落:叶子落尽(即“叶落”)。 淮南:这里泛指淮河流域。 三弄:三次吹奏。 水边:水边地,近水的岸边。 舣(yǐ):停船靠岸。 云杪:云的顶端,形容高远之处。 应:应该。 簌簌:形容风声。 依依
【译文】 天狗忽然坠地,兵乱从牙帐发生。 宁愿剑战死去,不愿倒戈攻击。 故国魂归尘土,平原血溅红花。 惊心激变局,谁为责元戎。 【注释】 1、凶讣:丧讣,死亡的消息。 2、副枢:即枢密使。 3、鄂霄:即鄂王鄂岳(岳飞),南宋抗金名将。 4、仗剑:持剑。 5、倒戈:指投降敌人。 6、故国:故乡、祖国。 7、黑:这里指战死。 8、平陆:泛指中原大地。 9、血溅红:鲜血染红了大地。 10、责:责备。
注释: 莫矣:无时,没有。 莫矣年光速,凄其世虑多。 没有时光可以停留,世间的忧虑太多。 半生县磬室,万事缺壶歌。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贫困中度过,所有的事物都像缺了一样。 秃木风难响,寒云日易蹉。 风吹过裸露的树木声音微弱,太阳在乌云中移动容易迷失。 向来出处意,不决欲如何。 一直以来我都有出仕为官的心愿,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决定。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面对世态炎凉、人生苦短时的无奈和挣扎
【注释】 闻道荆村僻,幽居趣自成。——听说在偏远的荆村有个偏僻的地方。 桑中豚阱晚,芹外燕泥晴。——桑林中用陷阱捕捉野猪的晚上,芹菜地里燕子衔泥筑巢的晴天。 苔石留僧坐,山尊迟客倾。——青苔覆盖的石头上留下僧人坐着,山泉里的酒杯慢待客人斟酒。 凭轩久不到,望得白云生。——倚着栏杆很长时间没有到那里去,只能远眺看见白云飘荡。 赏析: 诗是一首题画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