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注释】 忆:回忆。钱塘:今浙江杭州。凤凰台:相传晋代王子乔曾在此台上乘鹤飞升。二水:指钱塘江两岸的江水。三山:指钱塘江边的青山,即雷峰塔。眼界:视野。六代:指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朝。繁华:兴盛。春草歇:春草已枯。兴废:兴衰更替。暮潮哀:夕阳下江上潮水涨落,发出悲凉的声音。时联句:时时吟诗作对。禅坐:佛教徒打坐念佛。仙游:成仙漫游。最:极。愁绝处:极度忧愁的地方。双燕:归来的燕子。
诗句释义 1. 华月光浮玉色醪,凉飔时拂紫■袍。 - 华月光浮:形容月光如玉般明亮和纯净。 - 玉色醪:指像玉石一般的美酒。 - 凉飔(sī)时拂:微风轻轻吹过。 - 紫■袍:通常指紫色的官服,这里可能指的是穿着紫色官服的人物。 2. 河通阁道流云急,星绕天枢出地高。 - 河通阁道:指黄河上的桥梁或道路。 - 流云急:形容云彩流动的速度很快。 - 天枢:古代神话中天的枢纽
注释: - 癸亥岁八月十六夜对月:癸亥年,八月十六日夜晚对着月亮。 - 蟋蟀梧桐秋满庭:蟋蟀和梧桐树在秋天的庭院里。 - 浮云散尽见疏星:浮云散去后,可以看到稀疏的星星。 - 仙人修月浑无迹:仙人在修月时,完全没有痕迹。 - 使客乘槎自有灵:使客(使者)乘坐船筏,有灵性。 - 一道银河通碧海:一条银河连接着海洋。 - 三更白露下青冥:三更时分,白露降临于青冥。 - 西风忽起吹黄鹄
注释: 千古南朝几劫灰,萧梁寺额独崔嵬。 化蛇妒妇馀空井,刺虎将军有旧台。 江口山红寒照没,石头树白暝烟来。 满衣落叶西风急,更为凭高送一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鹿苑寺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千古南朝几劫灰”,以千年为时间尺度,展现了南朝的沧桑变迁。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这里特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梁朝。梁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进行赏析即可。 这首诗的标题是《瓦棺寺》,这是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瓦棺寺的景色。首联“修竹长松昼寂然,梵宫高阁起中天”描绘了寺院中的景致,修长的竹子与郁郁葱葱的长松,在白天显得格外寂静
诗句释义与注释 逶迤石路带城遥,古寺残碑藓半凋。 - 逶迤石路:形容石头路上蜿蜒曲折,如同一条长长的道路。 - 带城遥:指石头路环绕着城墙。 - 古寺残碑:指古老的寺庙中残留的石碑。 - 藓半凋:指苔藓已经生长了一半,意味着时间已久。 一自降王归上国,空馀故老说前朝。 - 降王:指从地方返回朝廷的皇帝。 - 归上国:指回到京城。 - 故老:指过去的老人或旧时的人。 - 说前朝
【注释】 嫔,妃。亲,同“钦”。弓韣,古代妇女所佩的弓囊。禖(mí),祈求多子之神。有,存。台,指神祠。瑶池,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玄鸟,神话中的凤鸟。支子,星名。坼,裂开。历数,指帝王统治的年数。祇(zhǐ),只。后人哀,后人的悲痛。 【赏析】 《禖台》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借咏祭神求子之事而抒发了对唐王朝命运的忧思。全诗意旨深广,含蓄蕴藉。 “嫔御亲弓韣”,言神前祭祀之礼
闰九月游钱塘南屏诸山 山僧领客兴何长,慧日峰前俯大荒。 旧俗尚传三令节,人生难遇两重阳。 丹枫换叶随秋老,黄菊留花过闰香。 更与摩崖访陈迹,西风吹冷薜萝裳。 注释: 1. 山僧领客兴何长:山里的僧人领我游览兴致如何长久。2. 慧日峰前俯大荒:在慧日光华映照的峰巅俯视那辽阔的原野。3. 旧俗尚传三令节:旧时习俗还在传述三月三日清明节、五月五端午节和七月七日中元节。4. 人生难遇两重阳
七忆忆钱塘 平湖十里碧漪风,歌舫渔舟远近同。 天竺雨馀山扑翠,海门潮上日蒸红。 伤心花月随年换,回首闾阎委地空。 白发故人零落尽,浮生怅望梦魂中。 译文: 我曾在钱塘湖畔漫步,那湖面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天空和大地。远处的歌声和近处的渔舟,都沐浴在柔和的清风之中。 雨后的天竺山更加青翠欲滴,而海门的潮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一片红色。这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仿佛时间也在这一刻凝固。
【译文】 秦淮河边的晚潮空荡荡,远处的火光稀疏地洒在薄雾中。一轮新月挂在天边半空中,断续的云彩千里之外伴随着归鸿。严城的鼓角声声秋风吹来,故国山川上的王气已经消逝。别以为偶然来到此地就只长望一眼,越地吟咏荆赋思情无穷。 【注释】 1. 赤栏桥:古时称石桥,用红色栏干为饰。 2. 暮潮空:傍晚的海潮。 3. 远火:指远处的灯火。 4. 疏舂:稀稀疏疏的炊烟。 5. 晻霭:阴暗、模糊不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