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山卿
羽盖夸胡兽猎行,龙旗出塞犬羊平。 宣府开为射熊馆,洋河筑作受降城。 译文: 在北方的战场上,士兵们骑着战马,挥舞着武器,勇敢地与敌人作战。他们的旗帜飘扬在天空中,如同一条巨大的龙一般,象征着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边疆战争的场景,通过“帐下亲军尽虎貔”一句,诗人展现了士兵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而“衔枚夜斫阴山寨”则表现了士兵们在夜晚进行偷袭的行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偶携藜杖过桥东,曲港潮流处处通。 - 解释: “偶尔携带着藜杖走过桥的东边”意味着诗人偶然间携带着拄杖行走在桥的东侧。“曲港潮流处处通”则描述的是弯曲的河流和四处流通的潮流。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溪上闲花多覆水,村前垂柳半含风。 - 解释:
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晓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 诗句:“卧听春园雨” - 译文:诗人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春日园林中的细雨。 - 注释:春园可能是指春天盛开的花木繁茂的地方,如庭院或花园。“卧听”表明诗人是在休息时被这细雨的声音吸引。 第二句: - 诗句:“虚帏寒气侵” - 译文:帐幔因为冷风而微微颤动。 - 注释:虚帏即空帷,形容简陋的住所
久作山林客,虚为野老知。 鹤衣行曳屦,乌帽坐弹棋。 煮茗频烧竹,炊羹旋刈葵。 来朝菊花节,相约过东篱。 注释:长久以来我作为隐士在山林中居住,虚度年华,只是被乡邻当作一位长者看待。身着白色鹤衣,脚穿麻鞋,坐在桌前悠闲地下着中国象棋。经常烹茶时,我会用竹子来烧水,而煮出的茶则是用竹叶泡制的。早晨,我会将采摘的嫩绿葵菜切成片,用来做简单的家常菜。明天是菊花盛开的日子,我们约定好一起去东篱摘菊。
吴水部客中除夕为赋此诗客思乡心此夕并,萧条官舍若为情。 筵前柏叶金杯浅,院里梅花粉署清。 门掩疏灯人语寂,山留残雪夜寒生。 起来遥祝君王寿,却忆鹓鸾一字行。 注释: 1. 吴水部:指唐代诗人吴武陵。客:作者自称。 2. 此夕并:这个除夕之夜,我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 3. 萧条官舍:形容官舍显得寂寞冷清。 4. 筵前柏叶金杯浅:筵席上摆的是柏树叶形状的小酒杯,但酒色淡薄。 5. 院里梅花粉署清
【注释】水榭:水上的亭台,泛指楼阁。风亭:风中的凉亭。取次:随意。黄鹂语:黄莺鸣叫。葵扇:葵草做成的扇子。荷衣:荷叶制成的衣服。邻妪:邻居的老太太,指代卖葵扇的人。山翁:隐居山林的人。午梦:中午睡觉时做的梦。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田园风光的小诗。诗人描绘了一个夏日乡村的景致:水榭、风亭随意地开着,新凉的天气,应该有客人来饮酒畅谈。树荫深处,黄鹂鸟在鸣叫;溪水平缓时,白鹭飞来饮水。买葵扇
【解析】 “雪岭愁云冻不飞”:边关的雪岭上,愁云笼罩着,连冬天都不愿飘动。 “黄沙白草路人稀”:沙漠和草丛中,行人十分稀少。 “边城春色惟看柳,看到青时春已归”:边城的春天景色只有杨柳,等到绿了的时候春天已经过去了。 【答案】 (其一) 雪岭愁云冻不飞,黄沙白草路人稀。 边城春色惟看柳,听到青时春已归。 译文: 边关的雪岭上,愁云笼罩着,连冬天都不愿飘动。沙漠和草丛中,行人十分稀少
注释: 板桥横在浦上直,篱笆房屋傍堤岸斜。 年熟时村子多酿酒,秋深菊花才盛开。 溪鱼因寒冷聚集在水藻里,田蟹夜晚在沙滩上爬行。 野外的乐趣没有满足时,我的一生是有限的啊! 赏析: 这是一组描绘田园生活情趣的诗句。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 第一句“板桥横浦直”,描写的是板桥在浦上横卧着,与浦平行直对。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眼中的景色,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篱舍傍堤斜”
【注释】: 1. 耿不寐:清夜不寐。 2. 端居:端坐或安居不动。 3. 杳然:深远的样子。 4. 蛩吟:蟋蟀鸣叫。 5. 麦陇:田间地头。 6. 茅檐:茅草屋的屋檐。 7. 炊晓烟:烧早饭时冒出烟雾。 8. 只缘高卧稳:因为安于高卧。 9. 自觉懒情偏:自己感到懒惰。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诗人秋日田园生活之景及内心感受。首联写诗人在清夜里不能成寐,而对自然景物有感;颔联写诗人听到蟋蟀声
戊申年正月,我居住在园中,享受着宁静的休憩时光。江边的村庄在物候的变化下,展现出了新奇的景象,月色、花香与春天一同到来。我自笑自己无能,只能保持一种野性的本性;我知道有味的是闲身的生活。 阳光温暖,让人懒散舒适;竹院中,清风拂动,不受尘世的干扰。终日闭门谢客,只有酒伴可以亲密相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