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忠精贯白日,诸生揽涕读哀词。
天胡不陨杨行密,公恨不为张伯仪。
满眼陆梁皆小丑,甘心一死是男儿。
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

《挽达兼善》

大将忠精贯白日,诸生揽涕读哀词。

天胡不陨杨行密,公恨不为张伯仪。

满眼陆梁皆小丑,甘心一死是男儿。

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

译文

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将领,他的忠诚之心可以与日月同辉;而那些哀悼的人则是带着眼泪阅读着他的哀词。

上天为什么要让他坠落呢?难道他没有成为一位如张伯仪般伟大的人物吗?

他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他却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因为他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男儿。

要知道,像竹子一样留下美好的名声只需要一刻,而那片刻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他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危素通过描写这位将领的英勇无畏和对死亡的坦然接受,表达了对他英雄本色的崇敬。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真正的成就不在于外在的显赫和荣耀,而在于内心的坚定和勇气。

诗中“天胡不陨”四句,运用了夸张和反问的修辞技巧,突出了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将领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诗人通过对将领的描写,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生死的英雄气概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诗人以“汗竹”和“孤舟”为喻,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和人生道路艰难的认识。这里的“汗竹”象征着英雄事迹的伟大和长久的影响力,而“孤舟”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个体的渺小。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挽达兼善》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元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一位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诗人本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