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翁老耄食无粮,卧病愁多白发长。
千里南闽无过燕,五更秋雨乱啼螀。
年来破屋尘生甑,岁莫空山雪似墙。
愧我相逢贫到骨,悲歌此曲意苍茫。
邓叟:邓翁,即邓艾。大寒: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后三十日。语余曰:“余今六十八岁矣,有一子在闽,三年无消息,顾贫且病,无所依倚,不能无求于世。”:我邓艾现年六十八岁了,有一个儿子在福建,已经有三年没有音讯了。我因为贫穷而且又有疾病,所以没有办法依靠别人来生活,所以我不能不向世人求助。
余悲之:我对此感到非常悲伤。
欲济之:想帮助他。
橐无一金:我的钱袋里一文钱也没有。
相对叹息:我和邓艾相对而立,叹息。
追和苏子赠扶风逆旅诗:我追随着苏轼的《赠扶风马处权》这首诗进行创作。
载之简轴:把这首新作诗歌放在书的简轴上。
不以送叟:不把它送给邓艾。
注释:
“邓翁老耄”是说邓艾年老体弱;“食无粮”指家中缺乏食物;“卧病愁”指邓艾因病躺在床上,忧愁重重;“白发长”指头发已经变白。
“千里南闽无过燕”:在南方福建一带,没有比燕子飞得更远的地方。这句是说邓艾的故乡在福建。
“五更秋雨”:指的是五更时分,也就是天快亮的时候。秋雨是指秋天的雨。
“年来破屋尘生甑”:意思是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很破旧了,灰尘都掉进了锅里。甑,古代的一种陶制炊具。
“岁莫空山雪似墙”:意思是说到了年末(冬天),山上的积雪像墙一样高,这里暗喻邓艾家的生活十分贫困。
“愧我相逢贫到骨”:我惭愧地感到和邓艾相遇是因为他贫穷到骨头里。
“悲歌此曲意苍茫”:我为这首诗而感到悲痛,它表达的情感非常深沉、宽广。
赏析:
这是一首同情穷困潦倒之人的诗。首联先交代自己与邓艾相见的背景,颔联写邓艾家的情况,颈联写自己对邓艾家生活的同情,尾联抒发感慨。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