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环拥翠云堆,谁遣精庐特地开。
祭酒先生甘隐遁,燃藜太乙忽飞来。
胸中礧磈五千卷,门外芙蕖十万栽。
白日竟抛妻子去,群仙携手上瑶台。
赵君宝宣慰在南屏山居住了三十五年,我一直没有机会再见到他,最近张倩仲告诉我他已经转任西湖的官职了。于是我才知道了吟咏湖光山色的乐趣,于是就写了五首诗来奉答。
南屏山环绕着翠绿的云堆,是谁特意开垦出这片山林呢?祭酒先生甘愿隐居,燃藜太乙忽然飞来。胸中蕴藏着五千卷的经书,门外栽着一十万株芙蕖。白日竟然抛弃妻子儿女,群仙携手上瑶台。
注释:
- 南屏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的灵隐山中。环拥:环绕。精庐:指僧人住室,亦作“精舍”。特地开:特地开辟出来。
- 太乙:指道教传说中的雷神名。
- 礧磈:指书籍,这里形容书多如山。
- 芙蕖(fú qí):荷花的别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赵君宝宣慰在南屏山居住三十五年生活的赞美与怀念。诗人通过描绘南屏山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南屏环拥翠云堆,谁遣精庐特地开。”描绘的是南屏山的美丽景色。南屏山环绕着翠绿的云朵,仿佛是一座美丽的山峰。诗人用“谁遣”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颔联“祭酒先生甘隐遁,燃藜太乙忽飞来。”描绘的是诗人对朋友隐居生活的理解与认同。祭酒先生是一位隐士,他的隐居生活让读者感到敬佩。而诗人则认为,即使是像太乙这样的雷神也飞来了,这也说明他对朋友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颈联“胸中礧磈五千卷,门外芙蕖十万栽。”描绘的是诗人对朋友学识渊博的赞赏与敬佩。朋友的胸怀广阔,如同五千卷的书卷;他的才华横溢,如同十万株的花木。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朋友的学识和才华,还表达了诗人对他深厚友谊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尾联“白日竟抛妻子去,群仙携手上瑶台。”描绘的是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朋友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反而选择了更加崇高的事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和祝福,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取得更大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南屏山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隐居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其人生道路的祝愿。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