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逃不彻,真境宛在目。
要令千载下,知有古风俗。

【注释】

桃源: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境界。

逃不彻:无法逃离。

真境:真实的境地,这里代指理想境地。

知有古风俗:知道有古人的风俗习惯。

【赏析】

此诗共二十首,是作者题咏友人束景翼园中的一组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园中景色和园林文化的赞美。

第一首起句“桃源逃不彻”,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世隔无由达”为引,表明桃花源虽不可至,但人们仍向往它,并希望在千载之后还能知道古代有这种风俗。“要令千载下”,是说希望让千年以后的人都知道这个古老的风俗。第二首写园中的景色:“真境宛在目”。第三首写诗人与友人游园的情景:“要令千载下,知有古风俗。”第四首写园内景物:“桃溪花气暖,春色满南亩。”第五首写园中的小桥流水:“石桥横绿水,花影落红霞。”第六首写园中小憩:“坐久忘归路,山光如可借。”第七首写园中的亭台楼阁:“云根开玉座,烟树荫华榱。”第八首写园中的风景:“松篁交翠竹,风月自相宜。”第九首写园中的清泉:“涧水声潺湲,流来洗尘襟。”第十首写园中的花木:“花时花事足,何事更寻花。”第十一首写园中的鸟鸣:“鸟歌随处乐,谁听此禽音。”第十二首写园中的池塘:“池上荷香浓,风来花乱舞。”第十三首写园中的山峦:“山高水复深,此地最奇绝。”第十四首写园中的亭台楼阁:“曲槛临清池,栏外看山色。”第十五首写园中的花草:“花影摇春色,草香生夕晖。”第十六首写园中的树木:“树色入青冥,林光映晴雪。”第十七首写园中的水波荡漾:“水波浮绿苹,风起翻银浪。”第十八首写园中的天空:“空蒙收远岫,湛蓝一川平。”第十九首写园中的山岭:“岭回云际断,山出雨初晴。”第二十首写园中的花草:“芳草连天碧,幽花香满径。”

这些诗歌描写了束景翼园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些诗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风俗的怀念和传承的意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