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武惠之子孙,粹然言貌如春温。
清门为庶忽老大,白首穷经犹讨论。
诸生分题候堂试,二膳击鼓供盘餐。
今晨拂衣不肯住,兴在江南山水村。
题阳学训曹元秉归溧水先生武惠之子孙,粹然言貌如春温。
清门为庶忽老大,白首穷经犹讨论。
诸生分题候堂试,二膳击鼓供盘餐。
今晨拂衣不肯住,兴在江南山水村。
注释:
- 武惠之子孙:指武惠之的后代,即曹元秉的父亲。曹元秉是武惠之的子嗣。
- 粹然:纯粹纯正的样子。
- 清门:清雅的门第。这里指出身清高的家族或家庭环境。
- 庶:众,众多。
- 老大:年老,年纪大。
- 讨论:研讨、探讨。
- 诸生:古代学校的学生。
- 分题:指学生们各自有特定的题目需要准备。
- 二膳:两次进餐,泛指多次进餐。
- 击鼓:用鼓声来召集人们。
- 盘餐:简单的饭食。
- 今晨:今天早晨。
- 拂衣:整理衣裳。表示要离开的意思。
- 不肯住:不愿意停留,决定离去。
- 兴:兴趣、爱好。
- 江南山水村:指江南的山水风光秀丽的地方,可以指一个具体的村庄或者泛指某个美丽的乡村。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曹元秉的年轻人,他出身于武惠之的子孙,具有纯朴的言谈举止和外表形象。尽管他的家族有着高雅的背景,但他本人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和对学问的热爱。曹元秉在学堂中与同学们一起参加考试,准备了多次餐食。然而,今天的早晨,他毅然决然地收拾行装,不愿再留在学堂里,而是选择离开,心中充满了对江南山水美景的向往。诗中通过描述曹元秉的行为和心境,展现了他对传统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