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怆惶忽弃城,孤忠何以独支撑。
尚闻传檄诛狂寇,犹自开仓举义兵。
千古报君心未死,九江图像面如生。
至今月黑匡庐下,仿佛悲风有战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哭江州太守李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将帅怆惶忽弃城,孤忠何以独支撑。
尚闻传檄诛狂寇,犹自开仓举义兵。
千古报君心未死,九江图像面如生。
至今月黑匡庐下,仿佛悲风有战声。
注释:
- “将帅怆惶忽弃城,孤忠何以独支撑” - 这里的“将帅”指的是军队中的将领和士兵,他们因为恐惧或其他原因突然放弃城池,而诗人自己则坚守着信念,独自支撑着这座城市。
- “尚闻传檄诛狂寇,犹自开仓举义兵” - 尽管其他将领已经撤退,但诗人仍然听到有传单在号召消灭那些疯狂的敌人,他还在开仓库提供义兵。
- “千古报君心未死,九江图像面如生” - 诗人表示他的忠诚之心并未死去,即使面对敌人的攻击,他依然保持着坚定和忠诚。他还保存着与李子威相关的所有图像,就像看到活着的人一样。
- “至今月黑匡庐下,仿佛悲风有战声” - 虽然现在已经是黑夜,但诗人仍然能够感觉到匡庐下传来的悲伤的风声,就好像那里还在回荡着战斗的声音,暗示着战争的持续和残酷。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失去朋友和战友之痛的悼亡诗。诗人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将士们忽然放弃城池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坚持。同时,他提到自己还听到了传单号召剿灭敌人的信息,并且自己在开仓提供义兵,显示了他对国家的责任和忠诚。最后一句更是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李子威的怀念和对战争的哀叹。整体上,诗歌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对历史事件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的悲愤和坚持,以及他对朋友和国家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