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杖轻袍归去来,水云多处少尘埃。
一春海鸟依檐宿,五月溪莲绕舍开。
云外送僧归日本,月中携客过天台。
衰翁不得瞻圆相,犹望新诗托雁回。
诗句原文:
短杖轻袍归去来,水云多处少尘埃。
一春海鸟依檐宿,五月溪莲绕舍开。
云外送僧归日本,月中携客过天台。
衰翁不得瞻圆相,犹望新诗托雁回。
译文注释:
- “短杖轻袍归去来”:形容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拄着短杖,踏上了归途。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离去时的从容与自在,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
- “水云多处少尘埃”:在水边的云彩繁多,使得空气中的尘埃也相对减少。这句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 “一春海鸟依檐宿”:一到春天,海鸟就依着屋檐栖息。这一句通过描写鸟儿的栖息,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同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 “五月溪莲绕舍开”:到了五月份,溪边的莲花环绕着屋子开放。这句诗通过对莲花开放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美好、纯净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云外送僧归日本,月中携客过天台”:在云端送别了僧人回归日本,在月光下携带客人游览天台山。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旅行经历,还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衰翁不得瞻圆相,犹望新诗托雁回”:我虽已年迈,却无法见到圆满的佛相。尽管如此,我仍期待你的新诗如同飞鸿传书一般寄来。最后两句,诗人虽然身体衰老,不能亲自看到佛像的圆满,但是他依然渴望能够收到友人的新作,如同鸿雁传书一般迅速而及时。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诗意盎然。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人生的感慨巧妙结合。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心态,又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优美画面。诗人以短杖轻袍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水云多处少尘埃”则进一步烘托出江南的清新与宁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水乡之中。
诗中的”一春海鸟依檐宿”、”五月溪莲绕舍开”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富含深刻的哲理。它们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愿景。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这首诗是成廷圭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与寄托。它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成廷圭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人生韵味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