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老蛟方蜕骨,蹇偃长身擘厓出。
山樵熟视不敢近,似有雷霆护神物。
仙人来自方壶山,何以写此留人间。
樛枝风动铁交屈,苍皮雨溜苔斓斑。
芗溪先生读书处,对面高标起烟雾。
会将用汝作灵槎,八月因之上天去。
题方壶山遥望古木图为桂元芳赋
千年老蛟方蜕骨,蹇偃长身擘厓出。
山樵熟视不敢近,似有雷霆护神物。
仙人来自方壶山,何以写此留人间。
樛枝风动铁交屈,苍皮雨溜苔斓斑。
芗溪先生读书处,对面高标起烟雾。
会将用汝作灵槎,八月因之上天去。
注释:
- 千年老蛟方脱骨:传说中蛟龙千年后会化为龙,这里形容老蛟正在脱下自己的骨头。
- 蹇偃长身擘厓出:蹇偃是古代一种神兽,这里形容它长出了新的躯体从悬崖上走出来。
- 山樵熟视不敢近:山中的樵夫看着这巨大的动物,都不敢靠近了。
- 似有雷霆护神物:仿佛有雷霆在保护着这个神秘的东西。
- 樛枝风动铁交屈:弯曲的树枝被风吹动,像铁一样相互扭曲。
- 苍皮雨溜苔斓斑:树木的树皮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斑驳陆离。
- 芗溪先生读书处:芗溪先生曾经在这里读书的地方。
- 对面高标起烟雾:对面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幅画卷。
- 会将用汝作灵槎:你会把我当作上天的船来使用吧。
- 八月因之上天去:我会在八月的时候,随着天空一同升向天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神奇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
首句“千年老蛟方脱骨,蹇偃长身擘厓出。”描绘了老蛟千年之后脱去骨头,重新长出身躯的情景。这里的“蹇偃”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形象威武,象征着力量和勇气。诗人通过对老蛟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力顽强和重生力量的赞美。
次句“山樵熟视不敢近,似有雷霆护神物。”则描绘了山中的樵夫面对这头怪兽时的反应。他们虽然看到了这头怪兽,但因为害怕而不敢接近。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尊重。同时,诗人也借机赞美这头怪兽,认为它是值得敬畏的存在。
第三句“仙人来自方壶山,何以写此留人间。”则进一步展开了对神仙的描述。方壶山是道教中的一个仙境,仙人居住在那里。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于神仙存在的向往和敬仰。
接下来四句“樛枝风动铁交屈,苍皮雨溜苔斓斑。”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用“樛枝”、“铁交屈”、“苍皮”、“苔斓斑”等词语来形容景物的形态和色彩,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第五六句“芗溪先生读书处,对面高标起烟雾。”诗人以芗溪先生读书的地方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高高的山峦如同一座座山峰,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最后一句“会将用汝作灵槎,八月因之上天去。”则是诗人的愿望和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这头怪兽一样,勇敢地迎接挑战,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他也期待自己能够在八月的时候,随着天空一同升向天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