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八月风尘起,数郡义兵多战死。
良家子女复何辜,尽作黄河水中鬼。
髑髅填海几时归,千古沉冤无处洗。
王师一日天上来,虏船夜斫浮桥开。
守桥将军不敢敌,狂澜倒泻声如雷。
三山回望平如掌,野旷犹闻金鼓响。
军中少年当封侯,争入辕门请功赏。
江边老翁死即休,血泪沾襟空白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他的诗作常常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悲徐州
- 彭城八月风尘起,数郡义兵多战死。
彭城是今天的徐州,八月是指古代的八月,这里用“风尘起”来形容战争的残酷。数郡义兵指的是徐州附近的几个郡的起义军,他们为了抵抗外敌入侵而战死。
- 良家子女复何辜,尽作黄河水中鬼。
良家子女指的是那些原本是平民家庭的少女,她们没有罪过,却被迫卷入战争,最终成为战场上的牺牲者,变成了河中的鬼魂。
- 髑髅填海几时归,千古沉冤无处洗。
髑髅指的是人的头骨,填海则是指用头骨填满大海,这个比喻表达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无辜者的深深伤害。千古沉冤无处洗则是指那些被战争所伤的人,他们的冤屈和痛苦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法得到洗涤。
- 王师一日天上来,虏船夜斫浮桥开。
王师指的是正义的军队,天上来表示军队的强大和迅速。虏船夜斫指的是敌人的船只在夜间袭击并毁坏了浮桥。
- 守桥将军不敢敌,狂澜倒泻声如雷。
守桥将军在这里指的可能是守卫桥梁的士兵,他们面对强大的敌军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军破坏桥梁。狂澜倒泻则是形容敌军的攻击如同狂涛巨浪一般猛烈。声如雷则是形容这种攻击声震撼人心,如同雷鸣般响亮。
- 三山回望平如掌,野旷犹闻金鼓响。
三山指的是远处的山脉,回望则是指从高处俯瞰。平原如掌则形容平原广阔平坦,如同手掌一样宽广。野旷犹闻金鼓响则是指在空旷的田野中仍然可以听到战斗的声音,金鼓则是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乐器,这里用来象征战争的激烈和紧张气氛。
- 军中少年当封侯,争入辕门请功赏。
军中少年指的是年轻的士兵,他们渴望立功受赏,封侯则是指获得侯爵的荣誉,这体现了士兵们对战争结果的关注和期待。
- 江边老翁死即休,血泪沾襟空白头。
江边老翁指的是年迈的老人,他们可能已经厌倦了战争,选择离开战场。血泪沾襟则形容老人的悲伤和无奈,他们流下的眼泪沾湿了自己的衣襟。空白头则是指老人的头发白了,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时光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徐州之战的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辜者的悲哀。诗人以神话传说和想象的方式,将战争中的死亡、冤屈和英雄主义等元素融入诗歌中,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通过对战争中的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