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不知何许人,一舟横泛江之滨。
风清月霁未肯出,沧洲独与天为邻。
洞庭烟水两寂寞,十年不见君山春。
北风三日雪大作,挂席张帆以为乐。
手中铁笛吹紫凰,身上𣰉衣如白鹤。
拍浮满载百壶酒,奚足篷窗供独酌。
剡中隐者毋相疑,乃与戴老同襟期。
更阑酒尽雪未止,趣棹欲返犹迟迟。
今夕何夕此乘兴,千载未必无人知。
雪中歌为王子中赋
王郎(诗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一叶扁舟横渡江边。
风和月明,天色晴朗,他不愿出来,独自与天为邻。
洞庭湖烟雾朦胧,水天相接,一片寂寞;十年不见君山春光。
北风三日大雪纷飞,挂起船帆,张起船帆以为快乐。
手中铁笛吹奏着《紫鸾》,身上穿着白鹤皮衣。
拍浮满载百壶美酒,奚奴(侍者)撑开篷窗供我独酌。
剡县隐者不要怀疑我,我与戴老有相同的志向。
更深时分酒已尽,但雪还未停止,催促划桨欲回船。
今夜何夕在此乘兴,千百年来或许有人知我心意。
注释:
- 王郎:诗人自称。
- 不知何处人:不知道王郎的来历。
- 一舟横泛:指小船横在江上漂浮。
- 风清月霁未肯出:风清月明,天色晴朗,王郎不愿出来。
- 沧洲独与天为邻:在苍翠的洲岸上,与天地融为一体。
- 洞庭烟水两寂寞:洞庭湖水雾蒙蒙,天空也是一片模糊,显得十分寂寞。
- 十年不见君山春:已经十年没有见到君山春天的景象了。
- 北风三日雪大作:北方刮着大风,下了三天的大雪。
- 挂席张帆以为乐:挂起船帆,扬起船帆以自娱自乐。
- 手中铁笛吹紫凰:用手中的铁笛奏出优美的音调。
- 身上𣰉衣如白鹤:身上的皮衣好像白色的鹤。
- 拍浮满载百壶酒:拍水浮游时,装满了一船的美酒。
- 奚奴(侍者):奚地的仆人。
- 剡中:地名,即现在的浙江嵊州。
- 毋相疑:不要怀疑我。
- 乃与戴老同襟期:就和戴老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向。
- 更阑:夜深了。
- 酒尽:酒喝干了。
- 趣棹欲返犹迟迟:催马要回家,却迟疑不定。
- 今夕何夕:今晚是什么节日?或说今夜有什么喜事。
- 此乘兴:这是乘兴而来,借酒消愁。
- 千载未必无人知:一千年也不会有人知道我今天的心情和感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全诗通过写王郎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一幅江南雪景图。
开头三句,写诗人乘坐扁舟,横越长江来到王郎的家。王郎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王郎不知何许人”,一个“何许”使人感到王郎神秘莫测。“一舟横泛江之滨”两句,从视觉落笔,写王郎孤舟横渡江面的情景,“横泛”二字,既写出了扁舟的位置,也写出了作者的感受,突出了王郎孤寂的处境。“风清月霁”四句,进一步写王郎不轻易露面、孤独无伴的生活情景。“沧洲”是水中沙洲的意思,这里代指王郎的住处,“独与天为邻”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孤独生活,“沧洲”又给人以空旷、冷寂之感。“洞庭”二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过渡到抒情。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一片空茫;王郎在这茫茫烟波中,十年来始终未能见到君山的春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这两句既是对王郎处境的概括,又是对下文的具体说明,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北风”二句,是此诗的重点部分,主要写诗人饮酒抒怀的场景。“北风”三字,把天气写得更加寒冷,而“三日”二字,把时间拉得更长更慢,表现出时间的无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挂席”四句,是对“北风三日”的具体描述:“挂席”是指船帆被风吹起,“张帆”是说扬帆迎风而行,“以为乐”则是说这样做可以排遣心中的苦闷。这四句诗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诗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仍然想借酒消愁的行为,表现了他乐观向上的性格。
中间八句,写诗人与王郎饮酒时的谈话和感慨。“手中”二句是写他们谈话的内容。“紫凰”是一种珍禽,这里指王郎口中吹奏的乐器,“白鹤”则代指诗人自己。“拍浮”二句,写他们饮酒的情形。“拍浮”指在水上浮游,“百壶酒”形容酒量之大。这两句诗不仅表明了他们饮酒的气氛热烈,而且反映了他们豪爽的性格以及高雅的情趣,“奚奴”、“剡中”等词语的使用,都流露出诗人对王郎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最后六句,写诗人与王郎分别时的心情。“剡中隐者”一句是诗人对王郎的称呼。“莫相疑”是嘱咐对方不要怀疑,“戴老”是王郎的朋友,这里指的是戴老。“今夕何夕”两句是写诗人的感慨。“此乘兴”三字表明诗人是在高兴时来到这里的,“千载”两句是说即使千年以后也不会有人了解诗人此时的心情。这两句诗既是诗人对自己心情的一种自我解嘲,也是诗人对世事无常的一种感叹。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素平易,感情真挚深厚,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