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抱长剑,去作东南游。
缑山高刺天,翠绕藏书楼。
修竹净三径,往来惟羊裘。
苍龙未变化,紫凤曾栖不。
上揽明月辉,下盼沧江流。
酒酣发长啸,万籁生清秋。
别来难再晤,奈此人事稠。
每怀招隐处,桂老山更幽。
隐士不可招,援桂聊淹留。
赋诗且自乐,斗禄乌足谋。
【诗句解释】
次本之侯先生侯:对人称自己的字;次,指地位。这里是作者的自称。
抱长剑,去作东南游:抱剑,是说带着一把好剑;东南,泛指我国东南地区;游,游览。这是说自己要离开家乡,到东南各地去游历。
缑山高刺天,翠绕藏书楼: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刺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翠绕,形容山上林木繁茂。这是描写作者所到之处的自然景色。这里所说的“藏书楼”,指的是作者曾住过的洛阳故城附近的一座小楼,楼上有书数千卷,因此叫“藏书楼”。
修竹净三径,往来惟羊裘:修竹,指高大挺拔的竹子;三径,指门前有三条小路;羊裘,用羊毛织成的衣服,穿这种衣服的隐士。这是描写作者居住环境的幽静,他常穿着羊皮大衣来往于门前的竹林之中。
苍龙未变化,紫凤曾栖不:苍龙,指天上的星宿之一;紫凤,指凤凰的一种;不,同“否”的意思;这里是说天上的星辰还没有发生变化,而凤凰曾经栖息过的地方,现在却没有了。
上揽明月辉,下盼沧江流:揽、盼,都是动词。明月和江水,都是作者观赏的对象,所以用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酒酣发长啸,万籁生清秋:这是写饮酒时的情景。啸,大声长鸣;籁,风吹树木的声音。这是说当自己畅饮大醉之时,会发出长长的啸声;四周一片寂静,只有秋风呼啸而过,树叶沙沙作响。这里的“万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别来难再晤,奈此人事稠:这是写作者与友人分别后很难再见面,因为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每怀招隐处,桂老山更幽:这是作者思念隐居之地时所写的诗句。招隐,是古代文人隐居山林,以山水为友的一种生活方式;桂,指桂花;这里所说的“桂”,是泛指桂花,因为桂花开时香气袭人;山更幽,意思是说山更幽静,更加美丽。这里的“桂”是比喻隐士们的生活。
【译文】
当年我抱着宝剑,离开了家乡到东南游玩。
在缑山之上,高耸入云;山上郁郁葱葱,树木茂盛,绿荫环绕着藏书楼。
竹林修长,洁净如三道小径;我穿羊皮大衣来往于竹林之中。
天边的星星还没有改变,但凤凰曾经栖息的地方却已不复存在。
仰望星空,月光照满大地;低头观望江水流淌,思绪万千。
喝得大醉时放声长啸,万物都仿佛在聆听这清冽的秋意。
自从离别以后就很难相见了,无奈世事纷繁。
每当思念隐居之地时就会怀念那些生活在那里的人。
他们虽然老了,但依然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隐士们不能被招纳,所以我只好援笔赋诗,聊以自娱。
斗米之禄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