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不拜富民侯,袖剑囊书苦掉头。
李愿有心盘谷去,阮咸无意雒中留。
春城寒食莺花静,日暮乡关汴泗流。
我亦拿舟江海去,试从沙鸟问黄楼。

送高子敬归彭城

元龙不拜富民侯,袖剑囊书苦掉头。
李愿有心盘谷去,阮咸无意雒中留。
春城寒食莺花静,日暮乡关汴泗流。
我亦拿舟江海去,试从沙鸟问黄楼。

注释与赏析:

  1. “元龙不拜富民侯”:“元龙”,指东汉末年的陈元龙,他曾因反对曹操的篡位行为而拒绝担任官职,并自号为“伏龙”。此句表明高子敬(可能是指某位有志于隐居或不随俗浮沉的人物)不愿接受富贵之权位。
  2. “袖剑囊书苦掉头”:“袖剑”,暗示高子敬手持长剑,可能是出于对自由的向往或对世俗礼节的不屑;“囊书”则表明其随身携带书籍,可能是为了追求知识或逃避尘世纷扰。这里的“苦掉头”表达了一种对现状的不适应和对理想的追求。
  3. “李愿有心盘谷去”:李愿,唐代诗人,曾隐居在盘谷中,过着隐逸生活。这句诗表达了高子敬也有这样的志向,想要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之地。
  4. “阮咸无意雒中留”:“阮咸”,三国时期曹魏人,以其才情和个性著称。这句诗意味着高子敬无意于世俗的繁华,选择留在洛阳(古称雒阳)。
  5. “春城寒食莺花静”:春城,泛指春天的城池,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洛阳;寒食节是清明节前的一个工作日,此时城中的花木也显得格外安静。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
  6. “日暮乡关汴泗流”:汴水,即今天的黄河;泗水,指淮河。这句描述了诗人日落时分站在汴水边,看着淮河水流不息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 “我亦拿舟江海去”:此处“拿舟”意指乘船,诗人表示自己也打算像高子敬一样,离开尘世纷扰,前往江海之上寻求新的归宿。
  8. “试从沙鸟问黄楼”:黄楼,古代宫殿的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或理想中的居所。通过询问沙上飞翔的鸟儿,诗人试图寻找自己的方向和归宿。

译文:

元龙不拜富民侯,袖剑囊书苦掉头。
李愿有心盘谷去,阮咸无意雒中留。
春城寒食莺花静,日暮乡关汴泗流。
我亦拿舟江海去,试从沙鸟问黄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描绘诗人对朋友高子敬归彭城的送别情景,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元龙不拜富民侯”、“袖剑囊书苦掉头”、“春城寒食莺花静”、“日暮乡关汴泗流”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由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对高子敬归彭城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