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亭学书才五经,阿孙学语才春莺。
乃翁去去莫回目,外有先生内有叔。
【注释】
招屈亭:位于湖北秭归县,屈原自沉于长江后,楚国人民为纪念他而修建的。此诗写屈原投江前的情景。
一卮:酒器,容量较小。
人生最苦远别离,不须更折路傍柳: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与亲人分离,用不着再折取路边柳枝来表示惜别。
君家门外青垂垂:指阿家门外杨柳青青,垂下的枝条随风轻摆。
乃翁去去莫回目,外有先生内有叔:您老人家离去时不要回头看,外面有先生(喻指朝廷里的权贵)和里面又有叔叔(喻指地方上的豪强)。
【赏析】
《招屈亭》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写屈原投江前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丹心,以及他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形象鲜明,富有音乐感,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的前四句“招屈亭东酒一卮,人生最苦远别离;不须更折路傍柳,君家门外青垂垂。”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首句写在招屈亭中举杯畅饮,抒发了诗人与朋友饮酒时的感慨之情。次句“人生最苦远别离”则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感受。第三句“不须更折路傍柳”,既点题又起势,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尾句“君家门外青垂垂”则是写景,描绘了阿家门外的杨柳,以此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中间八句“阿亭学书才五经,阿孙学语才春莺;乃翁去去莫回目,外有先生内有叔。”继续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这八句主要写阿家子弟的学业成就,同时也借此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首句“阿亭学书才五经”写阿亭学习五经的成就。次句“阿孙学语才春莺”写阿孙学会说话如同春天的黄莺啼叫一样悦耳动听。第三句“乃翁去去莫回目”则点题并起势。末句“外有先生内有叔”则是写景,描绘了阿家的门户景象。
这首诗以问答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情感真挚深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