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女城头掩半扉,沈侯楼上锁斜晖。
听鸿前度同游尽,化鹤重来万事非。
山水娱人真不恶,文章惊世故多违。
何如有酒身长健,竟月登临莫便归。

婺女城头掩半扉,沈侯楼上锁斜晖。

听鸿前度同游尽,化鹤重来万事非。

山水娱人真不恶,文章惊世故多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首句“婺女城头掩半扉”,以写景开篇,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城市在夕阳下的景象。婺女城,即今浙江金华,古称婺州。这里的半扉,意味着城门半闭,暗示着城市的寂静与冷清。这种描写,既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又为下文的转折作了铺垫。

次句“沈侯楼上锁斜晖”,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沈侯楼,楼上的斜晖被锁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一细节的处理,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突出,即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短暂。

三、四两句“听鸿前度同游尽,化鹤重来万事非”则转入了对生命无常的理解。鸿雁南飞,代表着离别和思念;化鹤重来,则意味着一切都已改变。这里的“听鸿”和“化鹤”都是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的深刻感悟。

五、六句“山水娱人真不恶,文章惊世故多违”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他认为山水之美,可以娱人心志,令人忘却尘世的烦恼;而文人墨客的文章,虽然惊世骇俗,但往往背离了自然的本质。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学的不同态度,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七、八句“何如有酒身长健,竟月登临莫便归”则是对诗人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他认为只有拥有美酒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真正地强健身体,享受人生。同时,他也劝诫人们不必急于功成名就,要像他一样,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婺女城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生死、荣辱、山水、文章等主题的探讨,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和理解;最后通过饮酒、登高的场景,传达了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