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锁神仙地,灵踪隔世纷。
仙翁能引客,天柱半侵云。
翠雨时沾袂,玄惟自作群。
秦桥遗螮蝀,汉土赖玄纁。
丹在泉犹暖,山深地不分。
烟霞藏石壁,洞府隐星文。
燃竹穷幽讨,穿林望夕曛。
陈苏留胜概,叶邓踵清芬。
境静山如洗,香柔草自薰。
行嗤谢公屐,坐笑郢人斤。
已似华阳洞,还通紫海垠。
神游真浩汗,玄览极氤氲。
太华追韩愈,黄庭想右军。
林梢攒翡翠,地角耸麋麇。
岩穴蛟龙秘,芝田凤鸟耘。
无人逢郭举,有路识茅君。
蜕骨繁青箬,浮根漾紫芹。
宜霜秋树老,捣药夜禽闻。
登陟劳何惮,招携意□勤。
终当餐石髓,萧散得欣欣。
【注释】
九锁神仙地:指大涤洞天。
灵踪隔世纷:指仙翁的踪迹与尘世隔绝。
玄惟自作群:玄,指道家修炼。自作群,指自行其道、不随俗。
秦桥遗螮蝀(cì léi):秦始皇时建造的石桥。螮蝀,一种水生动物,生活在河流中。
汉土赖玄纁(xūn):汉代以赤黄色为上色,玄是赤黄的别名。玄纁,泛指古代的丝织品,这里比喻古代文化。
丹在泉犹暖:丹,指道家炼制的丹药。泉水温暖如丹药一般。
山深地不分:山深不见底,形容山林深幽,难以分辨方向。
烟霞藏石壁:烟雾和彩霞隐藏在岩石上。
洞府隐星文:洞穴府第隐没在星光下。
燃竹穷幽讨:点燃竹子来探究幽深之处。
穿林望夕曛(xū):穿行在树林中,看到傍晚的余晖。
陈苏:陈留,古地名,此处指南朝梁陈二陵。留胜概:留下美好的景象。
叶邓:叶县、邓县,古地名。踵清芬:追随清香。
境静山如洗:环境宁静如同经过洗涤一般。
香柔草自薰:香气柔和的草木自然散发出香味。
行嗤谢公屐:行走时嘲笑谢安的木屐(古代的一种鞋)。谢公屐,指谢安,东晋政治家、文学家,曾官至司徒,后隐居浙江富阳,常乘木屐游览山水。
坐笑郢人斤:坐着笑着讥讽郢人斤斧砍削。郢人斤,郢人,春秋楚相,善于用刀。
已似华阳洞:已经像华阳洞那样幽深了。
还通紫海垠:还可以通到紫色的大海尽头。
神游真浩汗:真的在神游中感到无比的激动。
玄览极氤氲:对道的领悟极为深远。
太华追韩愈:追求唐代大诗人韩愈的风范。
黄庭想右军:想到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黄庭经》。
林梢攒翡翠:树上聚集着翡翠般的鸟。
地角耸麋麇(mǐ jūn):山脚下高耸着麋鹿。
岩穴蛟龙秘:山岩洞穴中隐藏着蛟龙的秘密。
芝田凤鸟耘:灵芝田边有凤凰在耕作。
无人逢郭举:没有遇见过郭举。
有路识茅君:有路可以到达茅山君所居的地方。
蜕骨繁青箬(ruò):蜕去的骨骼堆积如青箬。
浮根漾紫芹:浮在水面的根系漂浮着紫菜。
宜霜秋树老:适宜秋季的景色使树木显得苍老。
捣药夜禽闻:在夜间听到捣药声的鸟儿。
登陟劳何惮:登山攀登劳累有什么可怕的。
招携意□勤:邀请他一同前来的心意很急切。
终当餐石髓:最后一定要吃石髓。
萧散得欣欣:悠闲自在地生活。
【赏析】
此诗为题咏道教仙境的七律。全诗从仙境的神秘莫测写到人间的恬淡安宁,从仙人的高超境界写到凡人的闲适生活,把仙境写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首联点题“洞天”,总领全诗。“九锁”句,写洞天仙境神奇奥妙,难以测度;“灵踪”句,写仙翁能引领客人进入这神奇奥妙的境地。“天柱半侵云”一句写洞天之美,令人神往。
颔联写洞天之奇景,既写仙境之幽静,又写真人修道之高远。“翠雨”两句写洞天之景致秀美,使人留恋忘返。“秦桥”两句写洞天之道路艰险,但有真人相伴则无惧难行。尾联两句写仙境之乐事,既写仙人之悠闲安逸,又写真人之乐于助人。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教的重视和信仰。在封建社会中,道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宗教信仰,许多文人雅士都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这首诗的出现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