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沙走寒几千里,霞丝不起罗纹紫。
鱼龙水合青海愁,寒木空林晓鸢死。
玉台仙子琥珀钟,帘衣半卷迎东风。
鸾刀剪秋秋水溶,舞鸾堕影来虚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十二月乐辞》中的第十三首,全诗如下:
飞沙走寒几千里,霞丝不起罗纹紫。
鱼龙水合青海愁,寒木空林晓鸢死。
玉台仙子琥珀钟,帘衣半卷迎东风。
鸾刀剪秋秋水溶,舞鸾堕影来虚空。
注释:
- 飞沙走寒几千里 - 描述沙漠中的风沙在寒冷天气中飞舞了很长的距离。
- 霞丝不起罗纹紫 - 形容天空中没有云彩,只有淡紫色的霞光。
- 鱼龙水合青海愁 - 描述了青海湖的水和鱼、龙一起流动的画面,引发了深深的忧愁。
- 寒木空林晓鸢死 - 清晨的树林中,鸟儿因为寒冷而死去,暗示着严寒的天气。
- 玉台仙子琥珀钟 - 描绘了一个像玉台仙子一样美丽的女子,她正拿着一个琥珀制成的钟。
- 帘衣半卷迎东风 - 描述一个女子半卷着帘子迎接温暖的东风。
- 鸾刀剪秋秋水溶 - 用鸾刀裁剪秋天的水,使水变得透明。
- 舞鸾堕影来虚空 - 描述鸾鸟在空中飞翔,它的倒影落在了空旷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唯美的艺术效果。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