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艳分明搆祸胎,黄金瑰丽更危台。
笙歌夜倚东风醉,粉黛春从南国来。
原草翠迷行辇迹,野花红发舞衣灰。
豪华肯信今为沼,烟水翻令后世哀。

姑苏台

妖艳分明搆祸胎,黄金瑰丽更危台。

笙歌夜倚东风醉,粉黛春从南国来。

原草翠迷行辇迹,野花红发舞衣灰。

豪华肯信今为沼,烟水翻令后世哀。

注释:

  1. 姑苏台:古代的一座著名建筑,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
  2. 妖艳分明:形容姑苏台的美丽和妖娆。
  3. 黄金瑰丽:形容姑苏台的华丽和珍贵。
  4. 危台:指危险的地方,这里比喻姑苏台的高峻和险要。
  5. 笙歌夜倚东风醉:形容夜晚在姑苏台上欣赏歌舞,陶醉其中。
  6. 粉黛春从南国来:指美女如云,来自南方。
  7. 原草翠迷行辇迹:形容原野上的草木繁茂,遮住了行走的痕迹。
  8. 野花红发舞衣灰:形容野花盛开,如同美女的衣服一样鲜艳;而舞衣则被野花染成灰褐色。
  9. 豪华肯信今为沼:意思是曾经的豪华富贵如今已经沦为废墟。
  10. 烟水翻令后世哀:意思是姑苏台的变迁,使得后人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姑苏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姑苏台的美丽和繁华,以及其最终变为废墟的过程,引发了诗人对过去荣耀与现实的反思。诗人用“妖艳”和“黄金瑰丽”来形容姑苏台,强调其美丽和高贵;但同时也指出其“更危台”,暗示其危险性。接着,诗人以“笙歌夜倚东风醉”和“粉黛春从南国来”描绘了姑苏台上的歌舞升平,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奢靡。然而,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赞美上,而是通过“原草翠迷行辇迹”和“野花红发舞衣灰”等形象,揭示了姑苏台繁华背后的危机和衰败。最后,诗人用“豪华肯信今为沼”感叹过去的繁华已经成为废墟,用“烟水翻令后世哀”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姑苏台的历史风貌,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