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杂组,冠冕缨。
往复还,戍卒更。
不得已,困平城。

【注释】五杂组:指战国时齐威王设的五个方面的人才。冠冕缨:指戴帽饰、系缨带。

往复还:指军队调动频繁,往返不定。戍卒更:指士兵换防。

不得已:指形势迫使。平城:地名,在今河北正定南。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战争造成的惨象,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不满和厌恶之情。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炼质朴,形象生动传神,富有音乐感。

“五杂组,冠冕缨。往复还,戍卒更。不得已,困平城。”这四句诗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首句是说,五杂组这个名词,是指战国时期齐国设置的五个方面(军事、外交、财政经济、刑法、军制)的人才。次句写军队调动频繁,反复往返。第三句写由于战事需要,士兵经常换防。末句写迫于形势而不得不打仗,最后只好困守平城。诗人运用白描手法,把战争造成的种种惨象真实地描绘出来了。

诗的前半段写战乱之苦,后半段写因战乱而困守一城的悲哀。前半段以“五杂组”三字起头,点出主题,概括战争的严重性;中间两句,又从“往复还”“戍卒更”,具体写出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末句,则从“不得已”,“平城”,进一步说明战争造成的悲剧。这样,诗人就通过层层递进,把战争造成的惨象写得淋漓尽致。

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的厌战情绪是十分明显的。他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他之所以要作此诗,就是为了唤起人们的觉悟,使人们认清现实的险恶,并希望人们能早日结束战争。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