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啸沔阳春,孙曹不敢臣。
若无三顾主,何地著斯人。
”`
含啸沔阳春,孙曹不敢臣。
若无三顾主,何地著斯人。
注释:
- 含:包含、含有。
- 啸:指发出长声的啸叫,这里比喻高远的志向或理想。
- 沔阳春:指春天的美景,也暗喻美好的时光或时机。
- 孙曹:指曹操和孙权,都是当时的著名势力。
- 三顾:指刘备三次亲自拜访诸葛亮,表达对诸葛亮的敬重和求贤若渴的心情。
- 自是将军:暗示诸葛亮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将军。
- 鼎峙:指稳固如山,形容局势稳定。
- 素心:本意为白色的丝绸,这里比喻纯真的心意或坚定的信念。
- 世变转移深:指世事变化无常,而诸葛亮的见识和胸怀深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诸葛亮的风采和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干的敬佩。诗中的“含啸沔阳春”和“鼎峙规模岂素心”两句,不仅赞美了诸葛亮的高远志向和坚定信念,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此外,诗中还隐含了对当时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思想。
题目与译文:
- 题目:《题诸葛武侯画像》
- 译文:
- 隆中高卧匪无情,(在隆中隐居的时候,诸葛亮并不显得冷酷无情)
- 鼎峙规模岂素心。(诸葛亮坚守的格局,难道不是一颗纯真的心吗?)
- 自是将军三顾晚,(正是因为像刘备这样的君主多次来拜访他)
- 何地著斯人。(才使得这样的人得以显现)
解析:
隆中高卧匪无情:这里的“高卧”意味着诸葛亮选择了隐居的方式,但“匪无情”则表明他在隐居期间仍保持着一颗关心国家大事的心。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恰恰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坚持。
鼎峙规模岂素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所坚守的格局(即他的军事和政治策略),难道不是一颗纯真的心意吗?这里的“岂”是“难道”,强调了诸葛亮的决心和信念。
三顾:指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三次亲自前往诸葛亮住所拜访的故事。这一行为显示了刘备对诸葛亮才能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深厚的信任。
自是将军:在这里,“将军”是指诸葛亮,表示他具备成为杰出军事家的条件和能力。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整个三国时代人才辈出的一种赞美。
世变转移深:描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转换,以及这些变化对诸葛亮的影响。这里的“转移”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诸葛亮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远见。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元代吴澄有关。吴澄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其作品中常常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述。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吴澄根据历史事件或相关文献创作的,以表达对诸葛亮这位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敬佩之情。此外,吴澄本人也可能受到诸葛亮影响,因此创作了这首作品来赞美这位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及其对国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