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在天下,浩瀚若河汉。
东流竟日夜,万世资溉灌。
辽哉去圣久,原远末益散。
竞持郢书说,孰别鲁鼎赝。
鸡鹖物之微,犹自了晨旦。
云胡有目人,莫睹星宿烂。
新安巨子出,毫缕密分辨。
嗟予童而习,弱质少勇悍。
续绠钩其深,事倍功未半。
吾乡有奇彦,京国逞纵观。
顾予齑梦中,快甚汤液汗。
妙句发心声,严严气魁岸。
相期五色瓜,剖实得犀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题目为《谈经次韵夏编修》。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谈经次韵夏编修

  • 此诗是诗人在一次聚会中与同僚夏编修一起谈论六经(古代的儒家经典)时所作。诗的主题是赞美六经的重要性和价值。

六经在天下,浩瀚若河汉。

  • 这里,“六经”指的是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和《春秋》。这些书籍被视为儒家思想的基石,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东流竟日夜,万世资溉灌。

  • “东流”指的是河水向东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整首诗强调了时间的价值,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关注。

辽哉去圣久,原远末益散。

  • “辽哉”表示遥远的状态,“去圣”指的是圣人离去,“原远末益散”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圣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理解越来越浅薄。

竞持郢书说,孰别鲁鼎赝。

  • “郢”和“鲁”都是古代地名,分别代表楚国和鲁国。这里的“持”指的是持有或主张某种观点或思想。诗中表达了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虚假学说的批判。

鸡鹖物之微,犹自了晨旦。

  • “鸡鹖”是一种鸟的名字,而“物之微”则形容事物的渺小。诗人通过这个比喻强调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云胡有目人,莫睹星宿烂。

  • “云胡”是一个疑问词,用来反问。这句诗表达了对于真正有见识的人的渴望,希望他们能够发现并欣赏那些被忽视的美好事物。

新安巨子出,毫缕密分辨。

  • “新安”是地名,这里指的是一个著名的学者或专家。他的到来使得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

嗟予童而习,弱质少勇悍。

  • “嗟予”表示叹息,“童而习”指的是从小就学习。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少无知的遗憾。

续绠钩其深,事倍功未半。

  • “绠”是一个工具,用来吊取井水中的水。这句诗比喻努力虽然很大,但收获却不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看到成效。

吾乡有奇彦,京国逞纵观。

  • “吾乡”指的是自己的家乡,“奇彦”是指才华出众的人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才俊的赞美和向往。

顾予齑梦中,快甚汤液汗。

  • “齑”是一种调料,这里用来比喻读书的过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妙句发心声,严严气魁岸。

  • “妙句”指优美的句子,“发心声”指的是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这句诗赞美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刻性。

相期五色瓜,剖实得犀瓣。

  • “相期”表示期望,“五色瓜”指的是一种色彩斑斓的瓜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