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叶如闻风如声,尽消尘俗思全清。
夜深梦绕湘江曲,二十五弦秋月明。
《画竹七首》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江边的竹林中,听到风吹过竹子的声音,看到竹子随风摇曳的画面,感受到了竹子的风骨和精神。
译文:
每片叶子都仿佛有声音传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全部的俗念也随之消散。
夜晚我被梦中的湘江曲调所环绕,那二十五弦的秋天明月,照亮了我的心灵。
注释:
叶叶如闻风声:形容竹子的叶子随风摇曳,如同听到了风的声音。叶叶如闻,形容树叶摇曳的声音好像能传到耳朵里,让人感觉仿佛真的听到了风声。
尽消尘俗思全清:表示所有的世俗烦忧都已经消除,心灵变得清澈透明。尘俗,泛指世间纷扰之事。全清,完全清除干净。整句意思是所有的世俗烦恼已经消失,心灵变得非常清净。
夜深梦绕湘江曲:形容夜晚的梦境中,总是被湘江的曲调所吸引。夜深,表示深夜。湘江曲,指的是湘江上的曲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梦中总是被湘江的曲调所吸引,无法忘怀的情境。
二十五弦秋月明:形容秋天的月光下,二十五弦的古琴发出美妙的音乐。二十五弦,指的是古琴的弦数。秋月明,指的是秋天明亮的月亮。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月光下,古琴发出的美妙音乐,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风骨和精神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以及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