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之绪,毫素寄所适。
垂垂岁月久,残断争宝惜。
始由笔研成,渐次忘笔墨。
心手两相忘,融化同造物。
轩窗云霭溶,屏障石突兀。
林麓缪槎牙,禽鸟翥翰翮。
可怜俗浇漓,摸摩竟纷出。
装禠杂真赝,丹粉夸绚赫。
千金易敝帚,十袭宝燕石。
米也百世士,赏会神所识。
伶伦世无有,奇响竟寥寂。
良乐难再遇,抱恨长太息。
【注释】
图画书之绪:图画是书籍的开头。
毫素寄所适:把书画等作品寄存在那里,随意欣赏。
垂垂岁月久:岁月漫长,时间久远。
残断争宝惜:残损的书画被人们争相收藏。
始由笔研成:开始是由笔墨写成的。
渐次忘笔墨:渐渐地忘记了笔墨的使用。
心手两相忘:心中和手中都忘记了。
融化同造物:与造化融合在一起。
轩窗云霭溶:窗外云雾缭绕。
屏障石突兀:画屏上石头高耸入云。
林麓缪槎牙:山峦林木交错重叠,参差不齐。
禽鸟翥翰翮:鸟儿飞翔在树枝间。
可怜俗浇漓:可惜世俗的人太庸俗。
摸摩竞纷出:模仿、抄袭的人竞相出现。
装禠杂真赝:装饰华丽的作品真假难辨。
丹粉夸绚赫:用艳丽的色彩和华丽的技法来表现。
千金易敝帚:贵重的东西不如一件破旧的东西好。
十袭宝燕石:珍贵的玉石被十个人收藏。
米也百世士:就像古代那些百代传颂的贤人一样。
赏会神所识:得到神的认可,有很高的鉴赏水平。
伶伦世无有:古代的乐官没有这样的技艺。
奇响竟寥寂:奇妙的声音最终变得寂静无声。
良乐难再遇:美好的乐曲不容易再次听到。
抱恨长太息:因美好事物逝去而感到遗憾。
【赏析】
《画竹自题》,作者王维,作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诗人已官至尚书右丞。这首诗是他写在画竹上的自题,表达了他对绘画的爱好及对画艺的精湛造诣。
“图画书之绪”四句,写画竹的目的。他画竹是为了寄托自己超逸脱俗的情怀,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同时也想以此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
“垂垂岁月久”四句,写画竹的时间和原因。岁月流逝,竹子渐渐枯槁,画中竹子残损不全,但仍然受到人们的珍视;因为人们知道这些残败的竹子都是画家精心创作的杰作,因此争相收藏起来,使它们得以流传下来。这几句写出了画竹的艰辛和不易,更突出了画竹的艺术价值。
“始由笔研成”二句,写画竹的过程。画家用心地挥洒自如,一笔一划地勾勒出竹的形象,经过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一幅完美的作品。这里既表明了作画的艰辛,又表达了作者对书画艺术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心手两相忘”四句,写画竹的效果。画中的竹子已经与造化融为一体,与作者的心手相通,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轩窗云霭溶”四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窗外云雾缭绕,画屏上山峰陡峭,树木葱郁,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生动的画面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可怜俗浇漓”四句,批判了世俗之人对书画艺术的误解和贬低。他们只是一味地追求华丽的外表和炫目的技巧,却忽略了真正的艺术内涵和价值所在。因此,他们只能通过模仿、抄袭的方式来满足虚荣心和好奇心而已,而这些作品最终都会失去原有的魅力而变得平淡无奇。
“装禠杂真赝”六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书画艺术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品应该是具有独特风格和个性的作品,而不是单纯追求华丽外表或炫目技巧的赝品。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美好之处并为之倾倒。
“千金易敝帚”八句,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珍视之情。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该轻易地被世人所忽视或遗忘掉,而是应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磨砺而永远流传下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件美好事物并为之努力奋斗。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虽然美好的东西很难再遇到,但我们仍应该怀揣着希望和期待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每一个能够与心灵产生共鸣的时刻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