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香怒鞭箨龙尾,班鳞蚀去痕未洗。
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
林深有客栖寒烟,玉版已悟禅中禅。
人间赤日迥不到,着我六月秋泠然。
青云欲飞霖雨急,佩环声里双蛾泣。
玉箫惊起老龙眠,夜染潇湘半江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竹窝
阿香怒鞭箨龙尾,班鳞蚀去痕未洗。
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
注释1: 阿香,即杜鹃鸟(一种鸟类),这里用来比喻竹笋。竹笋初生时形状像鸟儿。
注释2: 箨龙,指竹笋的壳。龙尾巴,比喻竹笋刚冒出地面的样子。
注释3: 班鳞,形容竹笋的皮纹理像鱼鳞一样排列。蚀去,去掉。
注释4: 天风,形容自然界的力量。万琅玕,形容竹笋生长迅速,犹如无数玉石。
注释5: 翠,绿色。修林,浓密的树林。收不起,形容竹笋长势旺盛,难以被完全遮蔽。
赏析:此诗描绘了竹子生长的旺盛景象,通过竹笋的成长过程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首句以”竹窝”起兴,暗示了竹林中新生的竹笋。第二句用比喻手法描绘了竹笋初露尖角时的模样。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竹林中的竹笋,它们迅速生长,形成了一片翠绿,几乎无法被周围的树木所遮蔽。最后两句则转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译文:
阿香怒鞭箨龙尾,班鳞蚀去痕未洗。
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
林深有客栖寒烟,玉版已悟禅中禅。
人间赤日迥不到,着我六月秋泠然。
青云欲飞霖雨急,佩环声里双蛾泣。
玉箫惊起老龙眠,夜染潇湘半江碧。
赏析: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阿香(杜鹃鸟)怒鞭箨龙尾,班鳞蚀去未洗净。
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
林深有客栖寒烟,玉版已悟禅中禅。
人间赤日迥不到,着我六月秋泠然。
青云欲飞霖雨急,佩环声里双蛾泣。
玉箫惊起老龙眠,夜染潇湘半江碧。
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竹林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味,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