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南窗看白云,道心如水鬓丝银。
当时宣室前釐席,此日仙坛得主人。
方外烟霞知有喜,掌中雷雨信如神。
夜来亲见茅君说,五百年间再世身。
震灵方丈赠玉虚宗师
晓起南窗看白云,道心如水鬓丝银。当时宣室前厘席,此日仙坛得主人。
方外烟霞知有喜,掌中雷雨信如神。夜来亲见茅君说,五百年间再世身。
注释:
- 震灵方丈:一个道教的圣地或寺庙,是修行者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
- 玉虚宗师:指一位修炼高深、道行精深的道士。
- 晓起南窗看白云:清晨起床后,站在南边的窗户前观看天空中的白云。这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道心如水鬓丝银:形容心境宁静清澈,如同水一样平静,头发如银丝一般洁白。
- 宣室前厘席:在古代,宣室是皇帝的办公室,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的御座前。厘席是指一种祭祀用的座位,可能是为了进行某种仪式而准备的。
- 此日仙坛得主人:这一天,他仿佛成为了仙界的中心人物,受到了仙人的尊敬和欢迎。
- 方外烟霞知有喜:在道教的修行过程中,经常需要远离尘世的纷扰,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里的“方外”,可以理解为修行者的内心世界。烟霞代表自然界的美好景色,当修行者能够领略到这样的美景时,内心必然充满了喜悦。
- 掌中雷雨信如神:虽然手掌中只有一把普通的武器,但通过其强大的力量,却能产生出雷鸣般的效果,表现出了修行者超凡脱俗的境界。
- 夜来亲见茅君说:在某个夜晚,他有幸遇到了一位名为“茅君”的高士,并得到了一些珍贵的教诲。
- 五百年间再世身: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对于重生和转世的信仰。他认为,通过不断的修行和积累功德,他有机会在五百年之后再次转生为人,继续追求更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道教修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诗中的“道心如水鬓丝银”,形象地描绘了他心境的清净和超然;“宣室前厘席,此日仙坛得主人”则表现了他的地位和威望;“方外烟霞知有喜,掌中雷雨信如神”则展现了他在面对自然和神秘力量时的领悟和敬畏;最后,“夜来亲见茅君说,五百年间再世身”则表达了他对转世和重生信念的坚定。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传达了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教精神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