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七月之初吉,断虹挟雨蔽西日。石尤声撼天为昏,飓母驱车走沙石。
鲸跳鲲掷地轴翻,阳烁阴凝鬼神泣。银涛驾空山岳摧,转眼奔流浸扉壁。
三江弥漫灭无口,孤城漭漭天一碧。衰年疲薾动兢畏,变貌斋心戒夕惕。
忆昔前年大鱼入,三洲漂荡海水立。近者侧闻复罹此,海湾流尸头濈濈。
岸塌沙沈绝往来,塍断瀼深苗不实。呜呼,上天震怒岂无由,谁其尸之复谁诘?
【注释】
巨浸:大水。诗:诗篇,此处指诗歌。庚午:年号。七月初:农历七月初一。断虹:被雷击断了的虹。挟雨:夹杂着雨水。蔽西日:遮蔽太阳。石尤声:巨石撞击的声音。撼天:震撼天空。为昏:变成昏黄。飓母:旋风的别称。驱车走沙石:旋风卷起了沙子和岩石。鲸跳:巨大的波浪冲击。鲲掷:巨大的波浪冲击陆地。地轴:大地的轴线。阳烁阴凝:阳光照耀,黑暗凝聚。鬼神泣:天地间的鬼神为之悲伤。银涛:波涛。驾空山岳摧:波涛冲垮了山岳。银涛驾空山岳摧:波涛冲垮了山岳。转眼:顷刻之间。奔流浸扉壁:波涛冲刷着墙壁。三江:《尚书·禹贡》中“九川”之一。《书经》:“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潜。”三江即指此水。无口:没有出口。孤城:孤立的城池。漭漭(mǎng):广大无边的样子。天一碧:天色一片碧绿。衰年:晚年。疲薾:疲惫困顿。动兢畏:内心恐惧而不安。变貌斋心:改变外表,保持内心清净。戒夕惕:警惕自己。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大水灾害的诗,全诗用比兴手法,将大水与狂风相联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水淹没土地、吞噬生灵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强烈不满以及对人民的同情。
首联写狂风暴雨,遮天蔽日,使天地为之变色;接着写狂风暴雨使大地震动,海水倒灌,房屋倾倒,人们惊恐不已。颔联写海浪冲击,地轴颠倒,日月昏暗,鬼神为之哭泣;尾联写洪水淹没土地,庄稼受损,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这首诗以强烈的对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狂风暴雨肆虐大自然的景象。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破坏和人民生活困苦的关切之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