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边把臂送春光,可恨东君去路长。
赠玉岂无湘女佩,惜花那得返魂香。
脍分金鲫银丝脆,酒吸椰杯瑞露凉。
座上总能文字饮,绝胜红袖佐飞觞。
《游西湖与徐都尉分得香字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当时杜甫因避乱入蜀,寓居成都草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湖边把臂送春光,可恨东君去路长。
注释:在湖边挥手告别春光,可惜春天要走了,归途漫长。
赏析:这是诗的第一句,描写了诗人在湖畔与春天告别的情景。”湖边”指代诗人所在的地点,”把臂”是一种古代礼节,表示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送春光”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可恨东君去路长”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时光难以长久的感慨。
赠玉岂无湘女佩,惜花那得返魂香。
注释:难道没有湘女那样的美玉来赠给君子吗?可惜没有能够用香花来留住君子的生命。
赏析:”湘”是指湖南省,”湘女”代指美丽动人的女子。”佩”指佩戴在身上的饰品,这里特指湘女的美玉。”返魂香”是一种传说中的香料,据说可以使人起死回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湘女美貌和香气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脍分金鲫银丝脆,酒吸椰杯瑞露凉。
注释:美味的鱼片切成细丝,酒液被椰杯吸收,散发出瑞露般的清凉。
赏析:”脍分”指的是将鱼肉切成细丝,”金鲫”指的是颜色金黄的鲫鱼,”银丝脆”形容鱼丝细嫩而口感爽脆。”酒吸”是指将酒吸入椰杯中,”瑞露凉”形容酒液如同珍贵的露水般清凉。这句诗通过描绘美食和美酒的美好画面,传达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座上总能文字饮,绝胜红袖佐飞觞。
注释:座位上总能看到挥笔作文的人,这比让美女们陪飞觞(一种古代宴会游戏)要强得多。
赏析:”文字饮”指的是文人雅士们聚在一起品茶作诗的场景,”红袖”是指美丽的女子,”飞觞”则是一种古代宴会中的娱乐活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群体的赞赏,认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高于普通女子。同时,这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文化氛围,即尊重知识、重视文化的价值观。
【译文】
湖畔把臂送春光,可恨东君去路长。
赠玉岂无湘女佩,惜花那得返魂香。
脍分金鲫银丝脆,酒吸椰杯瑞露凉。
座上总能文字饮,绝胜红袖佐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