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何人倚太行,毡裘入市似驱羊。
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
可柰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
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

乱后寄兄

长剑何人倚太行,毡裘入市似驱羊。

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

可柰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

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

注释:

  1. 长剑何人倚太行:形容战乱之后,人们手持长剑,依靠着太行山作为依靠。
  2. 毡裘入市似驱羊:比喻战争后,人们穿着毡裘进入市场,如同驱赶羊群一样。
  3. 怒降白起不仁赵:形容战争的残酷,如同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在赵国的暴政。
  4. 死守裴侯无负唐:表示坚守阵地,誓死不退,不辜负唐朝的荣誉和期望。
  5. 可柰昆炎焚玉石:意为可惜的是,昆吾的玉石被烧毁了。
  6. 更堪蜀险化豺狼:意味着更加难以忍受蜀地的危险和混乱。
  7. 紫荆犹是阶前树:虽然紫荆花已经凋零,但它们依然生长在阶前。
  8. 风雨何时复对床: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战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损失的深深感慨。首句“长剑何人倚太行”,以长剑为意象,暗喻那些英勇的士兵,他们手持长剑,站在太行山上,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而“毡裘入市似驱羊”,则描绘了战后市场的景象,人们穿着毡裘,就像赶着羊群一样,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热闹。接着,诗人用“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表达对战争中不义行为的谴责,以及坚守阵地的决心。然而,“可柰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则表达了更为深刻的忧虑和无奈。最后两句“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叹,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