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岖一径逐溪斜,泛泛溪流带落花。
为问风前双燕子,衔泥飞去入谁家。
注释:
溪边的竹子,生长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随着小河的流向斜斜地延伸。溪水泛着微微波纹,携带着落花飘荡。为问那风前飞舞的燕子,衔着泥巴飞去了何处?是飞到了哪个人家?
赏析:
“溪竹”是全诗的标题,也是诗人所要描绘的对象,因此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了溪边竹林的景色。首句通过“崎岖一径逐溪斜”,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环境中。这里的“崎岖”形容山路的曲折不平,而“随溪斜”则描绘了竹林生长的方向和位置。这样的环境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次句“泛泛溪流带落花”,则是对溪边竹林中溪水的描写。这里的“泛泛”形容溪水的流动声音,而“带落花”则描绘了溪水中飘落的花瓣,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感觉。
接下来两句,诗人转而对溪边竹林中的其他生物进行描绘。首句“为问风前双燕子”,以“为问”开头,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的好奇和疑问。而“风前双燕子”则描绘了燕子飞翔在微风中的情景,给人以轻盈、自由的感觉。第二句“衔泥飞去入谁家”,则是对燕子飞翔目的的描绘。这里的“衔泥”形象地描绘了燕子用嘴里的泥巴筑巢的行为,而“飞去入谁家”则表达了燕子归巢的温馨场景,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和谐,使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