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不耐寒,就中姚魏欲开难。
赏心未惬空归去,更待明朝烂漫看。
【注释】
□:指花名。郜氏院:即郜国公第,在京城西。看花:赏花。烂漫:盛开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暮时游郜国公第赏花之作。首联写花枝不耐寒,欲开难。颔联抒发了赏心未惬之情,表达了对美好春景的无限留恋。颈联进一步写自己期待明朝能再赏花的心情。全诗以“看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花枝不耐寒,就中姚魏欲开难。
赏心未惬空归去,更待明朝烂漫看。
【注释】
□:指花名。郜氏院:即郜国公第,在京城西。看花:赏花。烂漫:盛开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暮时游郜国公第赏花之作。首联写花枝不耐寒,欲开难。颔联抒发了赏心未惬之情,表达了对美好春景的无限留恋。颈联进一步写自己期待明朝能再赏花的心情。全诗以“看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太常引 《窦君瑞寿日》 注释: 燕山:燕山郡,地名,这里指代北方。 勋烈有馀光:功勋和恩德流传下来,光芒四溢。 问丹桂、几枝芳:询问桂花有几枝是芬芳的。丹桂,一种常绿树,秋季开花,花呈赤黄色。 阴德后来昌:阴德,指暗中行善积德。 但教子:仅仅教导子女。 义方:正确的教育方法。 功名看破,黄冠野服,林下道家装:名利看得很淡,穿着黄冠(道士所戴之帽)和野服,在林下闲居。 仙乡:仙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写李克修的一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赏析: 注释: - 鹧鸪天: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词牌名。 - 李克修:这里指的是宋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 - 须信:一定要相信。 - 别离:分别。 - 此情:这番情感。 - 落花知:落花知晓。 - 方忧:刚刚担忧。 - 跃马:骑马。 - 明年事:明年的事情。
注释: 太行千里政声扬,意思是太行山脉绵延千里,政治声望显赫。 问何处、是黄堂,询问在何处可以找到皇帝的办公场所。 遗爱几时忘,意思是皇帝对百姓的爱意什么时候能够忘却。 试听取、人歌召棠,试着听听人们唱的歌曲《召棠》。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休负好风光,指的是穿着锦绣的衣服的年轻人,骑着花马,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三万六千场,但暮暮、朝朝醉乡,意思是每天有成千上万次的宴会,只是早晚沉醉在醉乡之中
诗句翻译:在锦堂的四幅画中,其二描绘了夏天的云彩形态万千,宛如奇峰般变幻。 译文:幸得从龙变态,尚何出岫无心。正苦人闲畏日,不思天上为霖。 赏析: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诗中“幸得从龙变态,尚何出岫无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千变万化、自由无拘的美好向往,而“正苦人閒畏日,不思天上为霖”则揭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南乡子·锦堂碧落寿席爽气逼人寒。相对溪堂雪后山。赖有忘年林下友,盘桓。都把功名付等闲。尽道好休官。况在黄柑紫蟹闲。天意不随人事改,平安。愁莫能侵镜里颜。 注释: 爽气逼人寒。 爽气:清爽、凉爽的气候。 相对溪堂雪后山。 相对:相对而坐。溪堂:指溪边的小亭。 赖有忘年林下友,盘桓。 赖有:幸亏有。盘桓:徘徊、流连。 都把功名付等闲。 功名:指功业和名声。 尽道好休官。 尽道:都说。
【译文】 解愠风来,天气爽、绿阴庭院。 多少话、暂都分付,画梁双燕。 明月欲随人意满,十分未惬姮娥愿。 但一年、一度寿觞时,身长健。 玲珑曲,低低按。 玻璃盏,深深劝。 任春红,吹上桃花人面。 簪履尽居弹铗下,烟岚休恨平嵩远。 待试看、南极老人星,今朝见。 【注释】 ①冯巨川:冯山,字巨川。冯山(1506~1576年),明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李攀龙、王世贞并称为“三大言家”。 ②孟州
满江红·和张文玘二首其二 名利场中,愁过了、几多昏晓。试看取、江鸥远水,野麋丰草。世事浮云翻覆尽,此生造物安排了。但芒鞋竹杖任蹉跎,狂吟笑。 樽有酒,同谁倒。花满径,无人扫。念红尘来往,倦如飞鸟。懒后天教闲处著,坐闲人比年时少。向太行山下觅菟裘,吾将老。 诗句释义 - 名利场中:描绘了一个充满竞争与欲望的名利场,象征着人生的复杂和艰辛。 - 愁过了、几多昏晓
南乡子·李克绍生朝 来往亦风流。曾伴仙翁衣锦游。闻道长平朱紫地,西楼。依旧人人说故侯。 能得几春秋。未必灵椿老便休。自有枝枝丹桂在,何忧。宝月忙催玉斧修。 注释: 1. 南乡子: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 2. 李克绍(Li Kexu):此为作者名字,此处为虚构的姓名。 3. 生朝:出生之日或生日。 4. 仙翁:这里指代古代的仙人、高士。 5. 长平: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6. 朱紫地
南乡子 上夫人寿日 香霭博山炉,罗绮森森奉燕居。昼锦归来冠盖里,当时。曾拜金花大国书。 一旦得双珠,阿大中郎喜有馀。见说上天虽富贵,争如。平地仙家碧玉壶。 注释: - 香霭博山炉:香气弥漫在博山炉周围。 - 罗绮森森奉燕居:华丽的服饰整齐地摆在休息的地方。这里的“罗绮”指的是华丽的衣服,“森森”形容衣服的繁复和丰富。 - 昼锦归来冠盖里:白天穿着锦绣的衣服回来,住在豪华的官邸里。 -
南乡子 锦堂寿日 弓剑不离身。 唾手功名马上成。 见说人生为郡乐,班春。 政事如棋局局新。 熊梦庆佳辰。 喜动山城击壤民。 昼锦堂前争献寿,留宾。 尽是蟠桃会上人。 注释: - 南乡子:词牌名,这里指宋代诗人柳永的《南乡子·赠妓》。 - 锦堂寿日:指喜庆的宴会或庆典的日子。 - 弓剑不离身:形容随时准备应对危险。 - 唾手功名马上成:比喻功名富贵轻而易举就能获得。 - 见说人生为郡乐
【注释】 韶:古乐曲名。四休诗:指《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赏析】 这是一首劝人“听乐”的诗,以齐景公闻乐而忘忧的典故来说明音乐可以使人安乐的道理。首句“闻乐”是全诗的主旨。 “闻韶还似在齐时”,意思是说,听到美妙的音乐,就好像回到了齐国那样快乐和安逸。“犹然”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他曾任监察御史,因与宦官有所交往而被贬为中郎将,后来担任汾阳节度使。这首诗是他回到长安后写的。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大阳与诸友话旧 寻芳来入杏花村,见客人人有典刑。 不用看碑问前事,坐中一话即图经。 注释: 大阳:诗人的字或号。这句话表明诗是作者自己写的。 寻芳:寻找美的事物。 杏花村:指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指长安。 典刑:典章制度。 坐中:在座的宾客。 图经
【注释】 ①系马垂杨:指在杨柳下系马。垂杨,垂丝柳。 ②半斜:太阳西斜时。 ③荒村篱落两三家:荒凉的村庄只有一两户人家。篱落,篱笆。 ④瓦砾堆中几树花:瓦砾堆中,指倒塌了的房屋里。几树花,指瓦砾堆中还长着几棵树。 【赏析】 这首诗是写战乱后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在日暮时分到一古寨,见到的是一片荒凉景象;后两句写诗人看到的情景,却是另一番景色——几棵小树在瓦砾堆中探出了头。 这首诗以“过”开篇
【注释】 长平:古地名,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赵括: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胜,以善用兵著名(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读父书:指读《孙子兵法》等兵法著作。纵横: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两种主要策略。战国,指中国春秋战国时代;陈迹:指历史遗迹。只有青山似画图:比喻青山景色宛如画中一般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对赵括的评述,寄托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首句“赵括虽能读父书”
注释 枯松:指诗人自己。 为嫌红紫污家风:意谓自己不愿沾染世俗的浮华,甘愿清贫,不学那些趋炎附势、攀龙附凤的人。 故向春来学种松:意思是诗人在春天到来时,决心像松树一样,不为俗世污染。 只恐等闲儿女辈:意谓担心这些没有见识的后生晚辈们,会轻易地砍伐这棵松树。 辄:就;便。 斤斧:砍伐工具。 损髯龙:意谓砍去这棵松的枝叶,使之变得憔悴。 赏析 这是首题画诗。诗以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节和品格
注释:谁肯收心醉六经,只言酒是在天星。 谁能放弃世俗的名利,只是把酒当作天上的星星。 若能读得离骚后,学取先生半日醒。 如果能在阅读了《离骚》之后,就学取先生的半日清醒。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谁肯收心醉六经”和“只言酒是在天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读书的热爱。他认为,只有真正的学问才能使人清醒,而酒则只是让人短暂的迷醉。因此,他鼓励人们要放下世俗的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