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袅袅泛崇光,长恨司花不与香。
春睡一声莺唤起,却教老眼见啼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轻风袅袅泛崇光,长恨司花不与香”意思是:轻轻的微风拂动着,仿佛是花香在浮动。我常恨自己不能如海棠一样有芳香。“春睡一声莺唤起,却教老眼见啼妆”,意思为:春天里,一只黄莺唤醒了我的春梦;醒来后,看到满地落红,才知道是海棠花开了。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棠花的美丽。
译文:
轻风徐徐吹过,仿佛花香在浮动。常常怨恨自己没有花香。
春风中惊醒,听到一声黄莺叫唤,原来是海棠花开了。醒来后看到满地落红,才知道是海棠花开了。
赏析:
《海棠露》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一个春日海棠开放时的景象。首句写风,次句写花,第三句写人,最后一句写景。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拟人”和“通感”。海棠本是无生命的物,诗人却将它人格化、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感情。海棠花开放的时候,诗人就如痴如醉,神往遐思,而梦中的海棠也似乎向他呼唤。当梦醒时,他才发觉原来地上满是落花。这一句诗将海棠花与人合二为一了,使人感到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通感”就是借助感官的互通来表达感情或意境的方法。诗人将视觉和嗅觉融合在一起,以视觉代嗅觉,使读者可以同时感受到海棠开放时的芬芳和落花的清香,以及春日明媚的氛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让人读来如沐春风。
【答案】
轻风袅袅泛崇光,长恨司花不与香。
春睡一声莺唤起,却教老眼见啼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