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枕上梦频惊,有底秋天不肯明。
老眼近来闲泪少,那禁月下捣衣声。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砧杵的抒情小诗,诗人借砧杵声抒发自己思念远人的情感。首句“和君瑞月下闻砧”,起得突兀,令人吃惊,但读下去,就会发现这是写景,写秋夜月明,砧杵声声,而“君”字则点题,是说诗人听到这砧杵声后,就想起远方的爱人。颔联“夜凉枕上梦频惊,有底秋天不肯明。”紧承上句,写诗人因听到这砧杵声而入梦,梦中的秋夜,清冷、寂静,月光如水,砧声如潮,诗人在梦中被砧声惊醒。颈联“老眼近来闲泪少,那禁月下捣衣声。”写诗人年事已高,眼力衰退了,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看到秋月下的捣衣人忙碌的身影;更受不了的是那阵阵砧声,它使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妻子。最后一句“那禁月下捣衣声”,更是把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答案】

译文:

秋夜月明,砧声四起,引起诗人的无限遐思。诗人想到远方的亲人,因思念之深,连做梦都梦见她(他)在捣衣,而秋

月下的砧声更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用一“恨”字表达自己的感情。

注释:

瑞:吉祥。砧(zhēn):一种捶击衣服使之发出声音的工具,也泛指捣衣声。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江陵期间。前两句写景,以砧杵声烘托秋夜的寂静,表现诗人因听到这砧杵声而入梦,梦中的秋夜,

清冷、寂寥,月光如水,砧声如潮。后两句写诗人年事已高,眼力衰退了,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看到秋月下的捣衣人忙碌的身影。

更受不了的是那阵阵砧声,它使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妻子。最后一句“那禁月下捣衣声”,更是把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