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观水必观澜,一滴涓流一滴寒。
放取黄陂千万顷,莫教龙口吐吞难。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 第一句:“古人观水必观澜”,意味着自古以来,人们在观看水时总是关注水流的状态和变化。
- 关键词:观水、观澜、古人
- 注释:这里的“观水”指的是观赏水面的景象,而“观澜”则是指观察水流的波纹,象征着水的流动和变化。这种观察方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水的特性的深刻理解。
- 第二句:“一滴涓流一滴寒”描述了水的不同状态。
- 关键词:涓流、寒冷
- 注释: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水从滴到涓的变化过程,其中一滴涓流代表的是较为平静且缓慢的水流,而另一滴寒冷则代表了更加剧烈或快速的水流。通过对比这两种水流的状态,诗人可能想要传达出自然水体随时间和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第三句:“放取黄陂千万顷,莫教龙口吐吞难”表达了对广阔水域的管理与保护的思考。
- 关键词:黄陂、龙口、吐吞
- 注释:这里的“黄陂”指的是一片宽阔的水域,而“龙口吐吞”则是形象地比喻水流的强弱变化,暗示着水域的管理和保护对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诗句呼吁人们不要过分干预自然的水流,以免破坏水域的天然状态。
-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水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比水流的不同状态,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对水域管理的描述,诗人也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朴素而又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李俊民在《沁园十二咏·熙熙堂》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思考,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