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于万物岂私我,领略风光天不嗔。
自古山阳景佳处,尽都分付与闲人。
【注释】:
沁园十二咏熙熙堂: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沁园春·沁园游春》一词中,描写了春天里景色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天于万物岂私我,领略风光天不嗔: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对待万物,难道会偏爱自己,而是欣赏着万物的美好风光,不会因此而生气”。在这里,白居易用“天”来象征大自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自古山阳景佳处,尽都分付与闲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那些风景优美的地方,都被大自然赋予了无尽的美景,而人们却常常忙于世俗之事,没有时间去欣赏这些美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缺乏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社会功利主义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功利主义和个人名利的追求的不满和批判。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哲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