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深藉馆年年祭,痛切夷陵岁岁祠。
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全诗通过襄阳古事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其一,“愤深藉馆年年祭”,这是诗人借襄阳古事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和缅怀。“恨”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切思念。

其二,“痛切夷陵岁岁祠”,这是诗人借刘备、孙权、诸葛亮三足鼎立的局面,抒发了自己因蜀汉灭亡而不能与诸葛亮同享胜利果实的遗憾。“痛切”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三国纷争局面的痛心疾首,也表现了诗人对蜀汉灭亡的悲痛。

其三,“不见征南遗爱地”,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怀念以及对其遗留下来的爱戴之情。

其四,“至今泪堕岘山碑”,最后一句写自己看到襄阳古迹,不禁涕泪纵横,潸然落泪,由此可知,襄阳古迹对诗人有极大的感召力,他在这里流连忘返,感慨万千。“岘山碑”指的是襄阳城外的石碑,上面刻着“天下奇才,出吾襄阳”。

【答案】

译文:

我深深痛恨在荆州借住宾馆祭祀诸葛亮,因为诸葛亮的忠贞爱国之心让我感到痛切。

我看不到纪念诸葛亮的地方,如今我在岘山上的石碑前伤心落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襄阳古迹上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后两句写自己看到襄阳古迹时的心情,最后一句以流泪告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