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霜飞柳遍黄,鸟鸣山馆客思乡。
十年马足知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集古·秋怀》
八月霜飞柳遍黄,鸟鸣山馆客思乡。
十年马足知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注释:
- 八月:指秋季的八月,此时天气转凉,霜降开始,万物凋敝,柳树也由绿变黄。
- 霜飞:指秋季的寒气使树木上的霜融化后再次结冰落下,形容秋季的景象。
- 柳遍黄:描述柳树叶子全部变黄,铺满大地的景象。
- 鸟鸣:指秋天,鸟类开始迁徙,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 山馆:山中的宾馆或小房子,这里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 客思乡: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悲伤或不安。
- 十年:此处用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和变迁,十年间世事沧桑变化很大。
- 马足:指马匹的蹄痕,这里比喻人生的足迹。
- 知多少:表示对人生或世事的感慨,不知道有多少是值得珍惜的。
- 地角天涯:指地域广阔,无论何处都是天涯,强调距离感和空间感。
- 不是长:表示距离遥远,无法测量其长短。
赏析:
这首《集古·秋怀》是金代著名文学家李俊民所作,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坚守节操、不信世道无知音的信念,与孔子“德不孤,必有邻”的观点相呼应。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八月霜飞柳遍黄”,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的画面。霜降使得原本翠绿的柳叶变为黄金般黄色,这是自然界的一种美丽转变,同时也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象征。紧接着,“鸟鸣山馆客思乡”一句转换了场景,从宏观的自然景观转向微观的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
第二句“十年马足知多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在这里,“马足”象征着人生的脚步或足迹,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旅程的感慨。最后两句“地角天涯不是长”,“地角天涯”意味着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逃避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生活感悟。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还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时间、空间等多重主题的思考,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