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辱情过厚,从知道欲伸。
得人类言偃,爱客即陈遵。
闻望腾中外,公忠出等伦。
威仪严可畏,襟度阔无垠。
公署钞琴谱,黉堂礼席珍。
河头虎争渡,桑下雉相驯。
五裤歌方振,三农业已勤。
官清文字简,乡饮德风淳。
我已成迂朽,行将赋隐沦。
弟兄皆鬼物,田亩半荆榛。
周急烦贤友,持家养老亲。
奇才推葛亮,曲学陋平津。
松径荒烟里,茅堂野水滨。
读书逾懒慢,抚事几悲辛。
碧藓侵棋局,红蕖没钓纶。
发蓬苦扪虱,衣破叹悬鹑。
出处惭先哲,间关类逐臣。
多情依木石,无分画麒麟。
城市聊从俗,山林拟卜邻。
业唯归竹素,书莫上枫宸。
性入禅家学,歌随樵客斤。
生涯甘寂寞,宰物实陶甄。
高尚尊严子,贤良笑郤诜。
天涯正愁绝,回首遇雷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是每句诗的译文和赏析:
灯夕
屡辱情过厚,从知道欲伸。
得人类言偃,爱客即陈遵。
闻望腾中外,公忠出等伦。
威仪严可畏,襟度阔无垠。
- 译文:我屡次受到委屈,但感情过于深厚,知道我想要伸冤。得到人们的赞誉,就像孔丘和陈遵一样,喜欢宾客如云。声望高扬于中外,忠诚无私堪比一等。威严仪表令人敬畏,胸怀豁达无边际。
- 注释:屡次:多次;情过厚:感情过于深厚;知欲伸:想要伸冤。
得人类:得到众人的赞誉;言偃:孔子弟子言偃;爱客即陈遵:像陈遵一样喜爱宾客。
- 赏析:此联表达了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但依然心怀正义,希望伸张正义的决心与志向。
河头虎争渡,桑下雉相驯。
五裤歌方振,三农业已勤。
官清文字简,乡饮德风淳。
我已成迂朽,行将赋隐沦。
弟兄皆鬼物,田亩半荆榛。
- 译文:河头有猛虎争夺渡口,桑树下的野鸡相互驯服。五裤的歌正在传唱,三农业已经勤劳。官职清廉,文字简单,乡民敬酒的风气淳朴。我已经成了无用之人,将要隐居山中了。兄弟们都是鬼怪般的存在,田地里长满了荆棘。
- 注释:河头:河边;雉:野鸡;五裤:一种诗歌;方振:正在传播;兄弟:这里指作者的同辈人。
- 赏析:描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和作者对此的留恋之情。
发蓬苦扪虱,衣破叹悬鹑。
出处惭先哲,间关类逐臣。
多情依木石,无分画麒麟。
城市聊从俗,山林拟卜邻。
业唯归竹素,书莫上枫宸。
性入禅家学,歌随樵客斤。
生涯甘寂寞,宰物实陶甄。
高尚尊严子,贤良笑郤诜。
天涯正愁绝,回首遇雷陈。
- 译文:头发蓬松,痛苦地摸着身上的虱子,破旧的衣服让人叹息如同悬挂的鹌鹑。出处感到惭愧,处境与古代被驱逐的臣子相似。多情的人依靠树木和石头,无法画出麒麟这样的东西。城市里随便跟随世俗,想在山林中找一个邻居住下。只把学问归于书写竹简和纸张,不敢去朝廷上书。性格进入禅家之学,唱歌跟着樵夫砍柴的声音。生活过得很孤独寂寞,实际上在陶冶品性。高尚纯洁得像儿子一样,贤明善良却嘲笑郤诜。身处天涯正感忧愁绝望,回首一看又遇到雷陈。
- 注释:发蓬:凌乱的头发;扪虱:摸虱子;间关:形容处境艰难;无分:没有机会。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自嘲,以及对过去仕途的怀念。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境遇与古人,抒发了对现实不公和官场污浊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