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接雄燕盛,山连绝塞长。
黄尘今古道,白骨战争场。
故垒风尘惨,颓城草棘荒。
金珠买云朔,过客为心伤。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两句,大胜城与燕地相接,山与边塞相连,写出了大胜城的地势之雄奇;颔联“黄尘”二句,写大胜城的荒凉。“黄尘今古道”,写大胜城的古老,“白骨战争场”,写大胜城曾经的辉煌。颈联两句,写昔日的战场如今已经人烟稀少了,故垒、颓城,风尘惨淡,草棘长满,一片荒败景象。尾联两句,写大胜城虽然曾经繁荣昌盛,但如今却已变得荒芜冷落,让人心酸。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对繁华落尽的大胜城的情感和感慨,表达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哀叹,以及对现实沧桑的感怀。

【答案】

大胜城

(1)大胜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因地处大胜河北岸而得名,有黄河流贯东西,东连九曲黄河,西接长城残壁。

地接雄燕盛,山连绝塞长。

(2)雄燕盛:指大胜城一带的繁荣富庶。

(3)山连绝塞长:形容大胜城一带地势险要。

(4)黄尘今古道,白骨战争场。

(5)黄尘今古道:指古往今来都经过此地。黄尘,指黄沙漫天的景象。

(6)白骨战争场:指这里曾经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到处散落着战死的将士遗骨,遍地都是血泊与尸骸。

(7)故垒风尘惨,颓城草棘荒。

(8)故垒:指曾经建立过的城堡、营垒。

(9)风尘:指战乱时人们所带的尘土。

(10)颓城:指被摧毁的城市。

(11)草棘荒:指曾经繁华的城市现已荒废无人居住。

(12)金珠买云朔,过客为心伤。

(13)云朔:指大胜城一带。

(14)过客:指往来的游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在登大胜城时所作。高适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尉。乾元元年(758年),安史叛军攻陷长安,唐朝朝廷急调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璘谋反事。乾元二年(759年)四月,永王璘兵败被杀后,朝廷追究其党羽,高适也被贬官太子詹事。第二年,高适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不久转任彭州刺史。至德二载(757年)春,高适由成都赴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途经大胜城,写下了这首《大胜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