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汀洲一浦分,隔帘啼鸟近相闻。
逶迤绿水绕春色,窈窕东风交浪纹。
杜若沙中香漠漠,蘼芜烟暖翠纷纷。
灵源不记东西路,千树桃花日又曛。

【注释】

①适庵:指作者叔父陈适庵。六观图:指陈适庵所作的六幅山水画,每幅画都以一个“观”字命名,共六首诗。敬次:敬词,表示尊敬。叔父的诗,故用“适庵先生”称之。②汀洲:水边的沙洲。一浦分:一条小河将两岸连成一片。③隔帘啼鸟:隔着帘子听见鸟叫的声音。④逶迤(wēi yí):曲折绵延的样子。⑤窈窕(yǎo tiǎo):深远貌。⑥杜若:香草名。⑦蘼芜:香草名。⑧灵源:水名,源出江西南昌。⑨千树桃花:形容花海。日又曛(xūn):太阳快要下山了。曛,昏暗貌。⑩曛:夕阳西落时光线由强变弱,天空呈现暗淡的颜色。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他的叔父陈适庵作的六幅《六观图》而作的七言律诗。这组诗写诗人在叔父家观赏风景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人在叔父家观赏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边沙滩上的景色。诗人把视线从近处转到远处,看到一条小河将两岸连成一片,隔帘听鸟,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仿佛就在这河边。颔联写远观,诗人沿着河岸行走,看到绿水环绕着春天的美丽景色,东风拂动着波浪,波纹轻轻荡漾。诗人用“逶迤”来形容绿水,用“窈窕”来形容春风,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春水碧波、风轻拂面的画面。颈联写近看,诗人走到岸边的杜若丛中,闻到阵阵清香;走到蘼芜丛中,感受到暖洋洋的春意。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植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尾联写远景,诗人继续沿河岸前行,发现有一条美丽的江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桃花盛开,落日余晖洒满大地。诗人用“灵源”一词,既表明自己所处的位置,也暗示了这条江河的名字。诗人用“千树桃花”这一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