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环海岸,雁荡插云霄。
胜概东南绝,才人玉雪标。
访游清暇足,题咏逸怀超。
旅食京华客,因君意也消。
诗句释义
- 天台环海岸,雁荡插云霄。
- 天台: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以其山水美景而著称。
- 环海岸:形容天台周围环绕着海岸线。
- 雁荡山:位于天台东南方向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山上奇石林立,形如飞雁而得名。
- 插云霄: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胜概东南绝,才人玉雪标。
- 胜概东南绝:形容天台和雁荡的美景在东南地区独一无二。
- 才人玉雪标:比喻这些美景如同才子一般出众,且像美玉一样纯洁无暇。
- 访游清暇足,题咏逸怀超。
- 访游清暇足:表示作者有机会去游览这些美景,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
- 题咏逸怀超:指在游览过程中,心情轻松愉快,诗兴盎然,创作了许多诗词。
- 旅食京华客,因君意也消。
- 旅食京华客:表示诗人作为一个外来者,在京华(即京城)生活,过着游历四方的日子。
- 因君意也消:因为与友人余廷心的交往,诗人的心情得到了缓解和释放。
译文对照
- 天台环抱大海,雁荡插入云端。
- 天台和雁荡的美景在东南地区无双,人才如玉雪般皎洁。
- 游览这些地方让我心情愉悦,创作了很多诗词。
- 作为一个外来者,我在北京生活并四处漂泊。
- 由于你的影响,我的心情得到了释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和文人情怀相结合的佳作。诗人通过描绘天台、雁荡等地理位置,展现了东南地区的壮丽景色。同时,通过赞美这些自然景观的“玉雪标”般的纯净美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在第二句中,诗人用“环海岸”来形容天台的自然风光,强调了其与海洋的亲密关系。接着,“插云霄”则是形象地描绘了雁荡山的巍峨壮观,如同直插云霄的山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大自然宏伟气势的表达。
第三句“胜概东南绝,才人玉雪标”进一步升华了前两句的主题。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天台和雁荡比作才华横溢的人才,他们如同晶莹的玉石,洁白无瑕。这种比喻既富有诗意,又极具象征意义。它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些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第四句“访游清暇足,题咏逸怀超”则转向了作者本人的情感体验。诗人在游览这些美景时,心情愉悦,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闲暇和自由。他不仅欣赏了自然之美,还在游览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这种经历使他感到愉悦和满足,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最后一句“旅食京华客,因君意也消”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诗人虽然身处繁华的北京,但仍然思念着远方的朋友。这种思念之情不仅源于朋友的友情,更源于朋友给予的心灵慰藉和支持。当诗人看到余廷心的作品时,他被深深打动,内心的喜悦和感慨油然而生。这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使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密。
这首诗通过对天台、雁荡等地的自然景观进行描绘和赞美,以及表达自己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