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夷篱落见,谁种此江津?
结干多于叶,成阴迥不尘。
取材因恶刺,感事抚长身。
安得艰难际?
相从作四邻。

舍前龙骨树

龙骨:一种落叶乔木,枝干扭曲似龙形。

坞夷篱落见,谁种此江津?

坞夷:小土山。篱落指篱笆。

江津:渡口。

结干多于叶,成阴迥不尘。

结干:树枝密集。

成阴:浓荫。迥不尘:高高地遮住了尘埃。

取材因恶刺,感事抚长身。

取材因:用这棵树来取其枝条。

恶刺:粗大如刺的枝干,用来制作工具和器物。

感事抚长身:感慨世事沧桑,抚摩自己长长的身影。

安得艰难际?

安得:哪里能够。艰难际:处于困难的境地。

相从作四邻:相互交往成为邻里。

赏析:诗中“舍前龙骨树”一句是全诗的发端,也是对这首诗的直接描写。首句开门见山,以“舍前”二字点明地点,“龙骨树”三字则表明树种。作者在开篇就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然而,这样的美景却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不禁感叹道:“舍前龙骨树,谁种此江津?”这里的“谁种此江津”表达了诗人对这棵龙骨树是谁种下的疑惑。这种疑问并非出于对树木本身的好奇,而是源于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未来的担忧。接下来两句,“结干多于叶,成阴迥不尘。”则是对上文疑问的回答。通过描绘树枝密集、浓荫遮天的情景,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既包含了对自然的敬畏,也透露出一丝忧虑。而“取材因恶刺,感事抚长身。”则揭示了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初衷。他之所以要用这棵树作为题材,是因为这棵树的生长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正如人生中的种种经历一样。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规律的领悟。最后两句“安得艰难际?相从作四邻。”则是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展望。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这棵龙骨树成为邻居,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雨与挑战。这种期望既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舍前龙骨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