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东面启松门,梯石层层见梵尊。
题表尚存唐节镇,地图浑似洛林园。
亭因聚远开幽径,栈至临危出小轩。
最是跻攀宜健步,病身无羽亦飞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本题时,需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游南涧寺,寺乃唐节度使王审知所建”是第一联,首句点明地点是“南涧寺”;第二句交代了建寺者的身份——唐朝节度使王审知。这是寺庙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为后文写景抒情作了铺垫。

“闽山东面启松门,梯石层层见梵尊”是颔联,写寺中之景。从“闽山”到“松门”,“松门”又指“松风”,即“松涛”。这里运用想象和衬托,突出了寺庙的幽深,表现了作者对寺庙的喜爱之情。“梯石层层见梵尊”中“梯石”指山路曲折,而“梵尊”则指佛像。这一联描写了寺庙中的建筑特点、自然景色,并巧妙地运用了衬托手法,使景色更加优美。

“题表尚存唐节镇,地图浑似洛林园”是颈联,写寺庙内的情况。这一句通过想象与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历史的了解。“题表”指寺庙里的碑刻、石刻;“唐节镇”即唐代节度使王审知的功绩;“洛林园”指洛阳园林。这一联写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建筑宏伟。

“亭因聚远开幽径,栈至临危出小轩”是尾联,写寺庙周围的景物。“亭”指寺院中供人休息的亭子;“幽径”指幽静的小路;“小轩”指小阁楼。这两句描写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欣赏之情。

“最是跻攀宜健步,病身无羽亦飞鶱”是末联,写诗人游览寺庙的感受。“跻攀”指攀爬,即登高远望;“健步”指有力量的腿;“鶱”指翅膀(喻身体)。这一句抒发了诗人游览寺庙时的愉悦心情。

【答案】

游南涧寺,寺乃唐节度使王审知所建。闽山东面启松门,梯石层层见梵尊。题表尚存唐节镇,地图浑似洛林园。亭

因聚远开幽径,栈至临危出小轩。最是跻攀宜健步,病身无羽亦飞鶱。

注释:

①游南涧寺:游览南涧寺。

②唐:指南朝陈后主在位期间,即公元581—593年。

③唐节度使王审知:唐朝节度使王审知,字仲舒,原籍营州,一说河间县人。曾任福建观察使。唐亡之后,他割据闽中,

建立闽国,改元永隆,都于福州。

④闽山:指闽中山区。

⑤启松门:指福建省东南的一座名山,山势险峻,有如一扇紧闭的门户。

⑥梯石:指山路曲折,石阶陡峻。

⑦梵尊:指佛教中的菩萨像或佛像。

⑧洛林园:指洛阳的园林。

⑨跻攀:登山攀登。

⑩病身:因病不能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共四句,前三句写游历古刹所见,最后一句写诗人游览后的感慨。前四句描绘寺庙的建筑和周边环境,

第六句写景,第七句写情,第八九两句以景结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