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结构标真际,体共云林一样闲。
山势倚天忘突兀,水声投涧自潺湲。
伽陀迥出言词外,海印高悬宇宙间。
伫看凭阑人独醒,又添公案入禅关。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沈王题真际亭的次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下面是逐句释义:
- 高亭结构标真际,体共云林一样闲。
- 这句诗描述了一座高大的亭子,它的结构与真际(真正的境界)相呼应,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里的“真际”指的是真实、真理的境界,而“云林”则是指自然景色,如云朵般飘渺、树林般茂密。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追求真实境界的愿望。
- 山势倚天忘突兀,水声投涧自潺湲。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山峦巍峨耸立,仿佛要触碰到天空,而水流从山涧中流淌而下,发出潺潺的声音。这里的“倚天”形容山势陡峭,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投涧”则形容水声在山涧中回荡,增添了一份静谧之感。整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伽陀迥出言词外,海印高悬宇宙间。
- 这句诗运用了佛教词汇“伽陀”,表示佛法无边、智慧无穷。同时,“海印”是指佛教中的三宝之一,即佛、法、僧。这里将“伽陀”比作佛法的智慧,而“海印”则象征着宇宙的广阔和神秘。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和宇宙的领悟和敬畏之情。
- 伫看凭阑人独醒,又添公案入禅关。
- 这句诗以旁观者的视角描述了诗人独自欣赏美景的情景。诗人站在栏杆旁静静地观看着周围的景色,仿佛自己已经与世隔绝,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公案”是指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法,即通过对经典进行参悟来达到悟道的目的。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禅宗修行为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的佳作。诗人通过对亭子的描绘、山势和水流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句中的“真际”、“云林”、“倚天”等词汇,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学意味,使得整首诗既有艺术美感,又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此外,诗人在最后一句中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即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