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晚那能与世期,水云深处分相宜。
茭蒲绕屋供晨爨,菱藕堆盘代午炊。
老岸欲隳添野葑,废塘将种补新泥。
无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闲十二时。

水居六首

元代诗人明本之作

年晚那能与世期,水云深处分相宜。
茭蒲绕屋供晨爨,菱藕堆盘代午炊。

老岸欲隳添野葑,废塘将种补新泥。
无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闲十二时。

注释:

  1. 年晚那能与世期:年纪渐长,怎能与世俗的期望一致呢?
  2. 水云深处分相宜:在水云深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地方。
  3. 茭蒲绕屋供晨爨:用茭白(一种植物)的叶子来做饭。
  4. 菱藕堆盘代午炊:用菱角和莲藕等做成的菜代替了中午的饭。
  5. 老岸欲隳添野葑:旧的河岸要坍塌,增加了野草。
  6. 废塘将种补新泥:废弃的池塘将被重新种植,填补新的土壤。
  7. 无心道者何多事: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总是有许多杂事需要操心。
  8. 也要消闲十二时:也要找时间放松休息。

赏析:
《水居六首》是元代诗人明本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六首,每首都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静谧与和谐。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一首“年晚那能与世期,水云深处分相宜。”描绘了诗人年岁已高却仍然选择隐居在水边的意境,表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这里的“水云深处”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自由。

第二首“茭蒲绕屋供晨爨,菱藕堆盘代午炊。”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茭白、菱角作为日常食材,不仅满足了生活需求,更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第三、四、五首分别描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如“老岸欲隳添野葑”“废塘将种补新泥”,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而“无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闲十二时”更是点明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第六首则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并不羡慕外面的繁华世界,而是享受自己独处的安静时刻。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